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生猪价格进入冰点时期,对于挺近大东北养猪的企业而言,可能意味着他们要在持续增高的成本中消化不断出生的商品猪。
松花江上的运猪车
4月中下旬,开往哈尔滨方向的沿途仍无绿意,此前的一场大雪让广袤的黑土地还未完全解冻消融。
与黑土地一起冰冻的是,生猪的价格几乎回到了10年前。
“赔,按照现在的猪肉价格算,每头猪最少要赔掉230-400元”,赵连彬告诉本网记者,他是哈尔滨滨圣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最近一个月,他不断听到养猪者宰杀母猪的事件,这是生猪价格走低之后小养殖户的无奈之举,毕竟生猪饲养每天都需要新的成本,给母猪配种继续生产扩大产能更划不来。据他所知,整个黑龙江现在每天都能杀将近2000头母猪。“产能过低的母猪,不杀不行”。按照母猪的生养规律,一头母猪通常一年产仔25头左右,在3年之后才被逐步淘汰。但部分小规模养殖户已经等不及,提前杀掉产能低的母猪。
纵观全国,生猪价格已经在5元一斤上下浮动,而去年此时的价格在7元。对照生猪价格本身的峰谷走势,上一次最低价格是2014年4月24日的5.20元1斤。再往前倒推,猪价“破5”的记录是在2008年。
东北的价格尤其低。据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社4月24日发布的《东北地区生猪报价》,东三省的生猪价格报价已经跌破5元,而诸如黑龙江生猪大县的巴彦县、肇东市(县级市)已经到了4.8元的最低价。
而东北生猪价格走低的原因之一被指向了养猪大户们到东北养猪大跃进的后果。
最后一块养猪黄金沃土
“大北农在东北目前投产的有13个母猪场,承载了6万头母猪、150万头商品猪的产能。不仅如此,今年该企业还有在建猪场6个项目,到2020年达到300万出栏量。”熟知大北农的生猪养殖业内人士王勤(化名)向本网记者透露了这家企业在东北的投资计划,在他看来,大北农趁着猪肉低价逆势布局,是在为下一个猪肉价格高峰蓄势。
另一个农业上市公司雏鹰农牧则以轻资产模式在东北快速布局,据王勤了解的数据,雏鹰农牧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3.0模式,在东北已经发展了100多个合作社,母猪有近7万头,拥有50万头的出栏量。而按照雏鹰农牧此前公布的计划,雏鹰希望未来在东北出栏量是400万头商品猪。
在他们之前,正大集团、温氏股份则分别于2008年、2011年开始了东北养猪历程,去年正大位于吉林的标准化猪场也正式投产。
最晚来到这片沃土上的是新希望集团。4月12日,新希望六和发公告称,审议通过了两个在辽宁的生猪养殖项目,将在辽宁沈阳新民市和康平县建立两个项目,投资规模达到18亿元,预计两个项目商品猪的出栏量达130万头。
来东北之前,所有人都对这一片土地充满信心。
黑龙江宾县,东北猪场增多,大北农的饲料工厂也日夜运转
粪便污染的处理难题
目前整个黑龙江省有1800万头的生猪的出栏量。
作为市人大代表,赵连彬不止一次向哈尔滨管辖的阿城市政府提出控制“财团们”的投资。这些企业不仅占用了几百万亩的土地资源和几十亿的资金,关键是“东北黑土地和青山绿水变成南方人的大厕所了”。在哈尔滨另一家企业的口中,温氏、正邦、雏鹰、牧原、大北农这些来东北布局生猪养殖的企业被叫做“八国联军”、“大财团”等,其中很多大企业的排污处理设备并不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一个标准化猪舍的构成。但此图这个是南方的猪舍图,没有取暖设施。
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书记、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娣教授告诉本网记者,“南猪北移”的企业很多为成熟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具有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先进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只要是在东北进行长期可持续发展,就能够把在南方处理粪污的经验和技术与当地实际结合做好养殖中的环保工作。
但经验丰富的南方企业也有苦恼,在东北养猪的成本要比想象的还要高。
“我们处理好的有机肥可以做到一年还田两次,春秋各一次。但农民并不认可这种有机肥,他们喜欢使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化肥。”吉林一家大型猪场的厂长告诉本网记者,他们也曾尝试过将有机肥出售给一些有机农业企业,但这类企业也不是很好找。而南方寒冷的气候让企业在处理废水(将生猪尿液经过厌氧消化处理)时增加难了难度,也更不容易进行沼气发电。
企业需要解决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在猪肉价格走低的背景下,环保和收益之间的矛盾显得愈发尖锐。本网记者在走访哈尔滨鸿福集团的污水处理车间时,该集团董事长徐孟彦用手直接掬起一捧水闻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这些已经达到农田灌溉标准的水经历了“初沉一厌氧一缺氧一好养”等工艺处理环节。要这样处理污水,一吨成本能达到15元。
另一个不可避免的成本也和气候有关。赵毅博是吉林正大猪场的一名管理者,他告诉记者,南方基础建设成本不高,比如建猪舍只需要彩钢板就可以,在东北就必须砌厚厚的砖墙,还得增设供暖设备,如果遇上强制性要求烧天然气的政策,成本会更高。“正常情况下一个千头标准母猪场,一头母猪成本在1万元,到了东北可能就到1.3万了。从投入时成本就已经高出南方很多了。”
寒冷带来的更多问题
猪场流行的蓝耳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在入冬时更容易发病,尤其是若怀孕的母猪感染,容易导致母猪流产,将会造成母猪场的重大损失。但在南方,并不强烈的气候变化会让这种病的发病率变低。
某养猪企业在东北的猪舍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长,会增加猪舍的保温费用,距离人口密集的主要消费区运距较大会增加运输成本。”新希望在进入东北之前,首先想到是是这两个在东北养猪相对不利的因素。
比环境更为关键的,还有人才缺乏的状态,让一些企业常年处于到处挖人的状态。规模化养猪在东北没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人才仍然集中在四川和湖南等传统养猪地区。
寒冷气候导致的高昂成本,无疑为大企业们在东北养猪设置了一道屏障。一位哈尔滨知情人士透露,正邦在肇东市的两个猪场,因猪舍设计不接地气,加之管理不当导致亏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