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2017年饲料行业注定不平凡!此话怎讲?沉寂两年多的玉米价格今年开始接连触及年内高点,豆粕市场上演触底反弹戏码,然而原料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鱼粉、维生素的惊天暴涨!饲料企业这一年也没闲着,玩互联网的、养猪的、上市的……在原料暴涨的情况下,也不忘接连提升饲料价格!每月发布的原料进口数据给市场带来的影响足以令人咂舌!各项政策出台以及市场传闻在今年的饲料市场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谈谈2017年饲料行业发生的这些事儿……
一个触顶、一个探底,玉米豆粕怎么了?
玉米、豆粕作为饲料市场最为瞩目的两种大宗原料,其价格波动可以影响整个饲料甚至养殖市场。上半年两者相背而驰,下半年均维持不同幅度的震荡上涨。
今年玉米市场表现相当惊艳,价格自年初开始呈现阶段性上涨趋势,曾三次释放触顶信号。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监测显示,年底玉米价格较年初涨幅高达16%,最高价格涨至1806元/吨。上半年因超过一亿吨玉米进入企业、粮商等社会性收购仓库中,导致基层粮源紧缺,玉米价格开启首轮上涨。下半年上涨高峰主要集中在秋收以后,农户惜售、企业抢粮以及政策炒作等方面的提振,玉米价格在年底成功登顶!
豆粕行情并未如玉米般“一帆风顺”,上半年因美豆期价走弱以及国内供需失衡,导致豆粕价格持续走低,6月底跌至年内低点,跌幅达到21%。随后,进口大豆激增、压榨产能过剩,豆粕经历了一段震荡行情;直到进入第四季度消费旺季后,由于环保限产和转基因证书问题,豆粕局部供应偏紧,价格出现阶段性缓慢上涨行情。
鱼粉、维生素疯狂“吸金”
玉米、豆粕号称国内大宗原料“风向标”,其价格波动一直备受关注。然而,2017年鱼粉、维生素的价格暴涨却抢了两大主料的风头。
鱼粉价格其实前十个月都是呈现下跌态势,由年初高点11800-12000元/吨跌至10月初10200-10500元/吨,跌幅高达12.5%。然而好行情不怕等,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低迷走势后,鱼粉价格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久涨至年底的13500-14000元/吨的罕见高位,不仅恢复至年初高点,甚至要高出之前近2000元/吨。
如果鱼粉行情震惊到你,那么维生素的暴涨足以让人怀疑人生……
上半年的维生素市场与鱼粉一样惨淡,由于国内需求终端疲软,造成各种类维生素价格均处于震荡走低阶段。然而,从6、7月开始,维生素价格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直线飙涨。就拿VA来说吧,年底价格已经突破1200元/kg,将近年内低点的10倍!导致价格暴涨的原因主要由于供应的阶段性紧张,按理说每年高温季节维生素生产企业都会出现停机检修的情况,而今年则因环保检查力度加强,导致原料供应缩减以及生产环节停机、产能减少的双重因素,令价格出现连续暴涨行情。
原料暴涨成为饲料涨价的“导火索”
饲料价格并不像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那么公开透明,每家企业的饲料售价存在差异,不过很据历史规律,饲料价格波动并不频繁。不过,今年饲料原料价格的疯狂上涨足以撼动平静如水的饲料价格市场。据行情宝了解,9月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调涨现象,而且主要针对猪预混料及浓缩料,多家企业分别上调200-500元/吨以及100-300元/吨,个别企业全价料调涨仅在50-100元/吨。主要原因就是饲料原料的大幅上涨,带动了预混料、全价料的涨价,饲料企业几度调整价格,掀起了饲料涨价潮。
饲料企业采购玉米竟然有补贴?
2017年春节前,国家财政部出台了饲料加工企业补贴政策,同年3月吉林省再度“追加”一条饲料企业福利:本次饲料企业玉米采购补贴范围扩大至年产2-5万吨的企业,补贴金额120元/吨。在玉米临储政策改革为“市场化收购+补贴”后,决策层开始采取下发补贴政策,为了鼓励多元化收购,解决农户卖粮难问题。
随着南猪北养的趋势逐渐发展,东北地区的饲料企业优先享受此项福利,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竞争力较强的饲料企业有禾丰牧业、双胞胎、金新农、大北农等。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东北黑土地生产的优质玉米也将大大利好当地的养殖产业。当然,领取补贴就要采购当地玉米,因此企业采购量的加大导致了玉米价格上涨。
饲料企业浇不灭的“养猪热情”
前两年农牧行业“互联网”最热,这两年却成了“养猪热”。特别是如大北农、新希望、海大等大规模的饲料巨头,纷纷养起了猪,甚至有些企业开始把主要业务转为养殖。从各企业生猪出栏情况来看,今年饲料企业更是发力养殖板块。正大与去年相比增加生猪出栏200万头,正邦、新希望增加100万头,大北农增加80万头。
在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大部分饲料企业都将自己的养殖规模扩大至目前的十倍以上,其经营模式有像养猪巨头温氏那样的“公司+家庭农场”模式,或是大北农旗下“猪联网”智慧养猪模式,又或者直接以传统模式自繁自养,出售商品猪。
进口依旧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纵观今年谷物进口情况,单看高粱、大麦、玉米三大品种总量累计是增长的。不过,明显可以看出玉米、高粱的实际进口量其实是下滑的。仅大麦进口量异常惊人,1-11月总进口量在828万吨,同比去年增长82.8%。对于其进口量大增的原因我们在以前的文章进行多次分析,这里简单总结一下:1、无配额限制。2、性价比优势。
关于进口必须要提及的就是DDGS,今年其进口量由近些年进口量300万吨急剧下降至30万吨左右,主要由于今年1月份,商务部公布关于原产于美国的进口DDGS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导致进口成本大幅增加。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中国DDGS累计进口量384,795吨,较去年同期下降87%。不过,我国进口DDGS增值税已从2017年12月20日起免征,因此11月单月进口量环比出现小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