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在猪的感染较为普遍。近两年,教研室调研了近100个猪场,特异PCR结果显示总体样品阳性率为18%,阳性场65%,阴性场35%,也就是说,猪弓形虫病流行较广,但有些场的感染率比较高,有些场为阴性, 其中检测到阳性率最高的一个场达到95%也证明了这一点。
林瑞庆老师表示 ,弓形虫的感染情况跟猪场的管理水平、猪群健康状况是直接相关的,阳性率高的场往往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猪群健康状态差。如果猪群生产不稳定,有比例较高的流产、死胎、发热等现象,猪群整体健康情况较差,可以怀疑弓形虫感染,进行下一步检测。
你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测
弓形虫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涂片染色:简单快捷,但缺点是死后检测,同时需要专业实验室和人员;其次,猪场一般会在猪只发病后(死亡前)已用药,组织里虫体已减少,往往导致检出率较低。
2、动物接种:采集组织,处理后接种动物,盲传几代再诊断,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分离病原进行下一步科学研究。
3、免疫学方法:免疫学诊断是目前较常用的诊断方法,可检测抗体,也可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改良凝集试验(MAT)等,理论上,机体感染弓形体后即会产生抗体(过往感染),所以抗体阳性不能判断是否现症感染,对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而抗原检测目前可应用的可靠的试剂盒较少。
4、分子生物学:如PCR等,通过诊断病原的特异性序列来确诊,检测的进行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条件。好的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对疾病临床防控有指导意义。
华农寄生虫教研室建立了实用性强的特异PCR方法,通过比较筛选获得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引物,优化条件后应用猪弓形虫病的血液检测。
这种特异PCR方法可检测不同的样品——组织器官、水源、饲料、精液、其它分泌物等,但还是建议使用血液样品。因为就猪的感染过程来说,弓形虫首先在肠道固有层增殖,然后进入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再到各个组织器官,这个过程也在一直增殖,是急性感染期,感染动物常出现病症(发热、流产等),造成生产损失。如宿主的抵抗力增强,病原增殖变慢,聚集并在组织器官形成包囊,这是慢性感染过程,动物带虫但表现正常。特异PCR方法通过监测弓形虫在血液中的增殖和散播(感染和发病的过程),克服血清学抗体检测只能证明过往感染的缺点,对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可以监测病原是否在机体传播,起预警和诊断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检测用药后是否转阴来验证疗效,根据检测结果指导用药。2
这些传染源万万不可忽视
对于弓形虫的防控,林瑞庆老师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终末宿主:从生活史和感染情况来看,弓形虫可感染两百多种动物,猫科动物是终末宿主,可在猫体内完成生活史,由猫排出卵囊(中间宿主不排出卵囊)。卵囊对外界不利条件的抵抗力很强,抗酸碱,不能被一般消毒液所杀灭,在外界正常条件下可存活1-2年。现在有些猪场养猫或者环境中存在野猫,导致猪场存在这个重要的传播来源。
2、中间宿主:另外一个传播因素——老鼠,因这个传播媒介比较常见,活动范围广,而且老鼠本身也是中间宿主,可以携带病原四处传播。此外,其它的昆虫或者人类活动等也是病原扩散的因素。
3、感染的动物:已有研究证明,发病动物的体液中可检测到虫体,此外,因为可以垂直传播,感染母畜可通过胎盘将弓形虫传给后代,造成仔猪死亡或者弱仔。
因此,猪场应加强这些环节的防控。
五体统治,是防治方案,也是一种药,而对于弓形虫病的治疗,林老师表示:不能只针对弓形虫用药,而需要综合考虑。
弓形虫病是机会致病性的疾病,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病原的数量、毒力,而更重要的是宿主的健康状况、免疫情况。往往那些抵抗力差的猪只会混合或继发感染其它病原,如业内常说的“五体”——弓形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付红细胞体等。所以如果是弓形虫阳性猪群,建议在预防、治疗用药时要考虑到其它病原,综合预防。目前弓形虫防治效果较好的是磺胺药,例如,正典生物推出的“五体统治”(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是运用微囊缓释技术生产的一个药物,能达到减量增效的效果。此外,配合使用四环素类等药物有助于对其他病原的综合防治,同时补充维生素等加强营养、调整免疫状态,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林瑞庆老师建议,猪场应定期做寄生虫检测,以掌握猪群的健康状况,制定预防方案。考虑到食品安全、药物残留等问题,现在业内提倡“精准用药”,而“精准用药”(有目的的预防用药、制定科学的用药程序、使用效果好的药物等)需要有相应的检测数据来支持。诊断和监测是做到“精准用药”的重要手段。用好药,必须检测先行!
你可以参加这个培训班,提升技能
今年8月,华农寄生虫教研室联合佛山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举办了为期3天的的寄生虫检测技术培训班,得到了业内强烈响应。
林瑞庆老师介绍,举办培训班,一方面为让企业认识到寄生虫病的危害,重视寄生虫疾病,学习和掌握相关诊断技术,提高疫病控制能力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另一方面,华农也倡导这种社会服务和科学宣传。而正典生物是致力于寄生虫病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与华农有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寄生虫检测技术培训班已举办了数年,每年1-2届,企业和学员的参与热情很高。从报名来看,每期都满员甚至超额。
最初的培训班旨在把寄生虫的基本知识和诊断方法进行应用推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培训班在以前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会将实验室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较成熟的先进技术介绍给学员,目的是提高学员们的诊断能力,回去后能进行独立的操作。
“现在的企业实力都比较雄厚,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实验室,缺少的可能就是技术上的学习和提升,这个培训班能让技术骨干掌握相关技术,对整个行业、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也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林瑞庆老师说。
检测技术朝高精尖发展,但传统技术更要掌握
评价一个检测方法好不好,主要看它的特异性、敏感性、实用性,是否易操作、结果是否容易判定、对临床防控是否具指导意义等等,任何的检测方法都是围绕这些方面不断改善和进步的。精准、方便、程序化是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跨学科的的技术结合发展很快,例如计算机科学、影像学应用到寄生虫形态鉴定和分类上,会使该项工作变得更加精准,而不会因为人的肉眼判断,产生个体的差异;此外,还有应用物理化学技术,将免疫学方法与传感器、电流等技术结合,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等;分子生物学检测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若要广泛运用到临床,需提高其实用性,设备的小型便携、操作简单如建立LAMP之类的方法是一大发展方向。
林瑞庆老师最后强调,高精尖的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机械化方面有它的优势,我们应该建立和开发,但对于临床技术人员,传统的技术更要学习和掌握,例如猪群拉稀,怀疑寄生虫引起可以先镜检,有可能是小袋纤毛虫等感染。一些有一点技术经验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的疾病,没必要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