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菌株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 因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无法制备出具有针对性的疫苗。 现阶段对大肠杆菌的药物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类药物。
而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和错用,导致大肠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耐药性不断加强,耐药机制不断变迁,特别是多重耐药株的大量出现,增加了临床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难度。 因此,利用中药防治并探讨其如何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已受到兽医药界的重点关注。 农业部2006 ~2016年共批准14 种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新制剂,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热度。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作用机理、试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优势,分析了在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促进中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1、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作用机理研究
1.1 中药体外抑菌的作用机理 在中药体外抑菌方面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方面证实中药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另一方面也锁定了中药抑菌的活性成分。 中药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蒽醌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糖类、皂苷类、萜类等。 其中许多成分对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 。
1.2 中药抗炎的作用机理 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基础是广泛性渐进性炎症,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局部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脓毒败血症导致宿主动物死亡。 炎症反应一旦启动,则无法逆转,对炎症的控制主要集中在预防性干预。 研究表明中药可干预炎症进程,对疾病转归具有积极作用 。
1.3 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的作用机理 鸡大肠杆菌耐药现象非常严重。 消除耐药菌株携带的质粒,可引起质粒上的耐药相关基因缺失,从而使耐药菌株重新恢复药物敏感性。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部分抗生素均有质粒消除作用,但其使用又容易引起新的耐药性出现。 因此学者开始在中药中寻求新的消除剂
2、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研究
李瑞杰借助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模型,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粉与氟苯尼考对人工鸡大肠杆菌病疗效,试验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散超微粉疗效优于氟苯尼考。 赵增成采用体外抑菌试验和雏鸡大肠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黄连解毒汤、白虎汤、清瘟败毒饮、银翘散、清营汤、五味消毒饮、桑菊饮、白头翁汤、双黄连口服液在体外、体内对大肠杆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张京和在中药组方(黄连、黄芩、黄柏、炒栀子、党参、白术、甘草、石榴皮、柴胡、板蓝根、芦荟、地榆、黄芪、大青叶、金银花)中添加大蒜提取物后,对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显著优于抗生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链霉素)。
试验研究表明,中药对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有确切疗效,防治效果与给药剂量相关。 郭永刚以金银花、黄连、黄芩、鱼腥草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进行预防及治疗,给药剂量与防治效果呈正相关,高剂量组防治效果好。 复方中药制剂“芪苓汤”高、中、低剂量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 70.00%、833.33%、90.00%,中高剂量组与氧氟沙星组疗效相当,同时可显著提高病鸡的体重。
3、 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实践研究
传统中兽医认为,根据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应属“疫疬”范畴。 现代中兽医从辨证论治角度分析鸡大肠杆菌病,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归纳为疫毒内侵、肺胃热盛、血瘀气滞,所以临床上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活血行气为主,达到清肺胃热、凉血止痢的功效。张丁华于2009年到2010年在河南省对109650只自然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患鸡进行田间防治试验。 中药组(黄柏100g 、黄连80g、秦皮80g等)和抗生素类药物组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而且中药的预防效果优于抗生素类药物。2010年8月河南某鸡场肉鸡6000只感染鸡大肠杆菌病。 发病后,饲养员在饮水中加入三黄汤(黄连300g、黄芩 300 g、大黄 200g 等),配以白头翁等500g,鲜马齿苋1000 g,拌料喂,3 d 后腹泻症状减轻,病鸡停止死亡。7d 后整个鸡群基本恢复健康。2014年昌黎县多家养殖厂暴发鸡大肠杆菌病。李丽媛自拟中药赤黄散对病鸡进行治疗。 回访发现对照组的死亡率是治疗组的 3 倍,治疗组愈后良好,表明赤黄散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效果显著。贵州省长顺县某林下生态养鸡场饲养的绿壳蛋鸡2600羽(27日龄)患鸡大肠杆菌病,采用中药方剂(白头翁100g、黄芪100g、板蓝根100g 等)混合粉碎成末,按0.5% ~1%比例拌料,病鸡病情得到控制,7d 痊愈。吕贵斌用中药方剂郁金散治疗1000只大肠杆菌病鸡,治愈980只,死亡20,治愈率高。有资料报道,将加味三黄汤(黄连 30g、黄芪30g、大黄20g 等) 制成散剂,1% 比例混料饲喂,每天1次,连用3d,治愈率95%,有效率100%。 将黄连、黄柏、秦皮等8味中药按一定比例煎成口服液,按 2%的比例均匀拌料饲喂,治愈率90%,有效率100%,同时可提高产蛋率和蛋重。以上临床实例表明,中药对大肠杆菌病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还能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增加病鸡体重,提高产蛋率和蛋重,体现了中药“标本兼治”的特色。
4、展望
在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基础研究中,广泛应用了一些先进手段,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主要集中在抑菌、抗炎、消除细菌耐药性方面。 中兽医临床上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多从清热解毒、活血行气入手,配合止痢和增强免疫,辨证施治,改善病鸡的临床症状。
目前使用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大多局限在体外试验,体内研究相对较少。 因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复杂多样性,不能单纯根据体外抑菌效果来评价中药在体内的作用。 二是对中药抗炎机理的研究还比较浅显,对具体的作用过程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研究较少。 三是关于中药质粒消除剂的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若深入研究中药消除质粒机理、优化中药配伍,可大大提高消除率。 四是中药处方种类繁多,处方作用机理尚待明确,各类中药的合理配伍也需要深入研究。 五是由于中药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制约了中药疗效的充分发挥,导致中药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