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引言
生产中肺炎支原体的防控存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方法。通过总结防控肺炎支原体的5 个关键信息,揭示了科学的后备猪驯化管理是猪场成功防控肺炎支原体的关键因素,并分四种情况来介绍不同猪场如何科学实施后备猪的驯化管理。这是有关肺炎支原体的最新控制策略,对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后备猪在猪群支原体传染动力学中扮演的角色
虽然人们认为自己对肺炎支原体在生产中的状况十分了解,并且大部分兽医师在管理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中肺炎支原体的因素时也积累了传统智慧和经验,但这些经验目前仍缺乏同行评议文献的支持。我们对于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动力学尚不能精确评估,这就限制了我们以肺炎支原体防控为基础设计后备猪群管理策略的能力,也导致了目前在现代化养猪生产系统中控制肺炎支原体出现了不同的、甚至有时是互相矛盾的方法。本文将从5 个原则(5 个关键信息)展开讨论,这些原则主要关注后备猪引进母猪场时的状态,这对于有效控制肺炎支原体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对刚引进后备猪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状态进行合理管控,控制与肺炎支原体相联系的育肥后期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才可能成功。正如之前阐述的:“管好后备猪,才能管好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断奶仔猪的数量决定了后期育肥猪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程度。感染肺炎支原体断奶仔猪的数量与分娩时肺炎支原体排毒母猪的数量直接相关。母猪在分娩前200 天感染肺炎支原体都有可能将肺炎支原体排毒给其所产仔猪,而后备母猪从引进到分娩的时间大多低于200天,是分娩时排毒导致仔猪感染可能性最大的猪群。此外,如果我们将疫苗免疫作为单一方法或者根本途径来控制肺炎支原体,那么疫苗也绝不会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
关键信息1
感染肺炎支原体断奶仔猪的数量决定了育肥猪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情况。要理解群体中一种传染病的潜在影响,第一步是理解发病机理中的疾病来源和传播。对于肺炎支原体这种生长缓慢、临床发病潜伏期长的病原体,早期感染在疾病发生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肺炎支原体这种病原体倘若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生长,那么不可能发展成为重要的临床疾病,这意味着肺炎支原体要在猪群中发病,生长育肥期早期增加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有多种方式促进肺炎支原体的传播,但其中最简单的方式是让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断奶仔猪数量增多。这一假说由美国明尼苏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他们清楚地展示了如果断奶仔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数量增加,那么后期肺炎支原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时间就会提前,临床症状也会加重。
关键信息2
母猪排毒意味着猪只感染。虽然仔猪在运输过程中或者断奶后可以通过水平传播感染肺炎支原体,但这种方式似乎并不是感染的真正来源。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母猪群才是逻辑意义上猪只疾病感染的最大来源,肺炎支原体也不例外。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母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断奶仔猪的感染以及抗体状态的影响的研究。在最近一项关于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的综述报道中,Sibila等学者总结了肺炎支原体母传仔可能是猪群肺炎支原体临床发病的驱动力。通过这些证据,我们可以得出符合逻辑的假设,也就是控制母传仔这个传播链是改善后期育肥猪发病的关键点。
关键信息3
母猪产前200 天感染肺炎支原体可能导致母猪排毒给其仔猪。目前有研究显示,虽然仔猪断奶时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低,但却证实至少存在部分母猪将肺炎支原体排毒传播给其仔猪。这让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相对于其他猪只为何部分母猪更加可能进行肺炎支原体排毒。文献中有清晰的证据,证实猪只在接触或感染肺炎支原体200 天以内都有可能感染其他猪只。这意味着任何母猪在感染肺炎支原体200 天以内都可能感染它们的仔猪,而当感染期超过200 天的母猪,则并不会排毒感染它们的仔猪。因此,母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排毒的可能,强烈取决于感染期的长短。
研究中尚未完全建立肺炎支原体再感染模式和排毒模式。但是据推测,一旦动物感染上肺炎支原体,它们不可能再次感染或者再次排毒。这一假想表明,如果猪群至少持续200 天无肺炎支原体新发感染,那么肺炎支原体排毒就会停止。在肺炎支原体净化案例中,持续封场足够长时间已经显示能够阻止肺炎支原体母传仔。
关键信息4
后备猪是最有可能在分娩前200 天感染肺炎支原体的猪群。在典型的持续性或间歇性引种及淘汰的种猪群,新引入的后备猪最有可能在分娩前200 天之内即感染肺炎支原体。有两种潜在方式导致后备猪在引入前后感染。第一种是阴性后备猪引入阳性场后,在怀孕期感染肺炎支原体;第二种是后备猪在引入猪场之前就已经感染,且在分娩前病原没有被清除。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相同的临床结局,即将肺炎支原体传播给头胎所产仔猪,以及导致育肥后期易感猪只的PRDC。
关于肺炎支原体相关联P R D C的另一种假说是协同因素可促进肺炎支原体母传仔。但这一假说的证据却较为稀少或者根本没有相关证据。例如,目前已经证实猪蓝耳病病毒感染并不能加强肺炎支原体在猪只之间的传播,预示着共感染不太可能加剧肺炎支原体在易感猪群中的传播。
关键信息5
当单一使用疫苗或将疫苗作为根本途径来控制肺炎支原体时,往往是无效的。有清楚的证据证实传统肺炎支原体灭活苗并不能改变肺炎支原体在猪群中的感染率。这意味着虽然肺炎支原体疫苗可以让临床发病最小化或者预防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发病,但是疫苗并不能阻止感染或者降低猪群中感染猪只的数量。虽然喘气病疫苗仍然是减轻地方性肺炎或者PRDC有价值的工具,但是它们并不能解决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根源或者将肺炎支原体对养猪收益的影响降到最小。
二、后备猪的驯化
商品猪场的目标是让后备猪在其分娩时不存在肺炎支原体排毒,以此降低其所产仔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从生产实践的角度,对引种后备猪进入商品猪场来讲,存在四种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以期望达到肺炎支原体对于后期猪只的影响最小化。在所有四种情况中,同时驯化处理其他种类致使猪场生产损失的病原体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关于肺炎支原体驯化策略的概述需考虑个体及全群因素,并以猪场的条件与限制因素为依据实施驯化计划。
情况1
肺炎支原体阴性后备猪,引入肺炎支原体阴性猪群:这是后备猪管理中最为简单的情况。此种案例中,后备猪的驯化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及检测以确保引进的后备猪为肺炎支原体阴性。由于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的低敏感性及特异性,所以在后备猪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无疑是一项挑战。然而,采用综合来源猪群监控策略对后备猪阴性状态进行评估有利于我们对阴性猪的检测结果建立自信。在这一情况中,不需要进行额外的驯化过程。
情况2
肺炎支原体阴性后备猪,引入肺炎支原体阳性猪场:由于当前肺炎支原体阴性后备种猪场越来越多,所以情况2会越来越常见。在这种情况中,让后备猪群在分娩前200 天以上,或者说配种前90 天以上感染肺炎支原体是非常关键的。这意味着后备猪进入驯化栏完成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必须低于90 kg体重(200 磅)。此外,由于维持一个持续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源较为困难,为了成功达到感染的目的,提供一个流水式管理的驯化栏是最为必需的。后备猪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在引入后1 天至30 天实施,而时间更能够提供一个持续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引入体重低于25 kg(55 磅)的后备猪,并在进入驯化栏之前进行隔离检测。
情况3
肺炎支原体阳性后备猪,引入肺炎支原体阳性猪场:这种情况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上管理起来常是最复杂的。若要成功管理这种模式,我们需要借鉴情景2所描述的时间线对引入的后备猪进行肺炎支原体的感染。这通常比想象中要更难,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猪群中母猪排毒导致母传仔的概率是变化的。这意味着阳性后备猪在种源场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时间并不是始终如一在同一个时间。为了确保后备猪在培育期足够早感染肺炎支原体,引种后备猪必须在低于90 kg(200 磅)的体重时就运送至驯化栏,以实现后备猪达到足够的配种体重时,有预留出足够多的时间用于后备猪肺炎支原体的驯化感染。此外,为后备猪驯化感染保持一个持续的肺炎支原体来源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们总是需要一个流水式的后备猪驯化栏,用以成功实现后备猪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备猪引入猪群后1 天至30 天可进行后备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所以延长的驯化时间比很短的驯化时间,将会产生更多的持续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引入体重低于25 kg(55 磅)的后备猪,并在进入驯化栏之前进行隔离检测。
情况4
肺炎支原体阳性后备猪,引入肺炎支原体阴性猪场:这种情况不可能成功管理,所以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旦将阳性后备猪引入阴性场,其排毒感染阴性猪,将会导致阴性猪场种猪群及其仔猪肺炎支原体的急性暴发。一旦肺炎支原体阳性后备猪进入阴性猪场,就需要足够时间清除感染。能够证明感染动物不再感染的唯一可靠方法是等待其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变成阴性,因为如果动物依然带毒,那么它必然会存在一定滴度的血清抗体(反过来是不正确的,抗体阳性动物并不一定都是感染动物,因为体内肺炎支原体的清除以及抗体衰减到可检测水平之下需要一段时间)。而其他诊断方法由于低敏感度,可能存在足够高的假阳性率,所以不用于确诊其感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