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了最早的增殖放流和人工投礁,涉及的品种主要有对虾、海参和贝类。到了2006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之后,全国沿海各省市纷纷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和人工鱼礁建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印庚介绍道。
增殖放流是修复海洋渔业资源、建设海洋牧场的重要手段。30多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梭鱼、真鲷、大黄鱼、牙鲆、许氏平鮋、虾夷扇贝、刺参、皱纹盘鲍、海蜇、三疣梭子蟹等20多个品种的增殖放流。
人工鱼礁建设,被形象地称之为“在海底给鱼盖房子”。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和增养殖藻类,能够为鱼和海珍品提供丰富的饵料,从而吸引鱼群在礁体附近活动栖息。“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北起丹东南至广西防城港、分布沿海11个省市的42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初步实现了从育种、育苗、养殖、增殖、回捕全过程的海洋牧业形态,创建了獐子岛海上牧场一体化经营、桑沟湾‘721’多营养层次模式等成功典范。”王印庚说。
海洋牧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和不足。例如,人工鱼礁基本上以石块、废旧渔船、小型水泥构件为主,礁体的形状、堆砌方式、投放数量缺少行业标准。鱼礁选型不科学,就会造成礁体解体、漂移、沉陷等现象。与此同时,增殖放流对象单一,没有合理搭配,放流品种健康程度、规格和数量具有盲目性,多数以投放贝、参、虾蟹为主,扔缺少藻类增养殖的规划布局。
“我们在总体建设方面还缺乏大生态意识,有些海洋牧场占位海洋流场、航道、港湾径流水道;在浅水区建设高密度礁群,出现了生物集群、高温期缺氧死亡现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海洋牧场装备技术还不够先进,也制约着我国海洋牧场的发展。目前,简易的水质监控、水下监视系统可基本配备,但在离岸管理平台、深水区自动化操作、机械化捕捞等方面属于空白。”王印庚说。
谈到我国海洋牧场未来的建设方向和趋势,王印庚建议,“应该从国家层面编制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出台海洋牧场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行业标准,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的宏观引导。”此外,为了保证牧场的健康发展,还应在生物承载力评估、藻场修复、牧场敌害生物防控、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提高海洋牧场构建科学性和增殖放流苗种的成活率,加强海洋牧场资源环境的在线监测和生态灾害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