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实现了从传统饲养模式向现代化养殖模式的转变,成为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典范,成为我国畜牧业中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王济民研究员就白羽肉鸡行业整体现状和国内相关政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您能否谈谈国内白羽肉鸡行业整体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王济民: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一直以粮为纲,畜牧业属于农业中的副业,家禽行业更是副业中的副业。1978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粮食生产于1984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一举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1985年,由于粮食丰收后,居民对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国家对畜产品、蔬菜和水果等全部放开市场,并在大中城市建设“菜篮子”工程。于是,一大批肉鸡企业,特别是白羽肉鸡企业不断涌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也逐步推广开来,一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从全国畜牧业发展角度来讲,白羽肉鸡产业是一个最早市场化,最早产业化的行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先驱和先锋。
目前,肉鸡行业发展不错,但也存在困难,主要是禽流感的问题。上个世纪肉鸡,特别是白羽肉鸡行业高速发展,但进入本世纪初随着H5N1禽流感的爆发,肉鸡行业受到很大冲击。最近几年,肉鸡产业又受到H7N9流感的困扰,南方很多地方出现了人感染H7N9流感的情况,并且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医生提建议的时候,要求远离禽类。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H7N9流感主要来自于活鸡交易市场,就是现场屠宰的鸡,主要是黄羽肉鸡现宰现卖。
去年国外很多国家也爆发了禽流感,对白羽种鸡进口造成了很大影响。过去由于种鸡大量进口,商品雏鸡价格是一路下跌,但国家禁止白羽种鸡进口后,雏鸡价格从去年开始一路飙升,并且盈利很高。好处是把过去种鸡进口企业多年的亏损弥补了一部分,但坏处就是对整个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因为雏鸡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它的成本高了,会影响到终端产品鸡肉的价格,影响到种鸡企业、肉鸡养殖者和加工者的利益分配,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国家在白羽肉鸡扶持发展上有什么措施?
王济民:总体来看,我国畜产品消费主要是以猪肉为主,国家对畜牧业的支持也主要以生猪为重点,家禽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驱动。自本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牛羊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所以牛羊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不过近来牛羊肉价格也呈下行趋势。与此同时,种植业结构也出了问题,玉米生产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于是国家提出粮改饲,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的政策。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第一可以把玉米的问题解决了,第二可以把草食家畜搞上来。
记者:不少消费者看来,白羽肉鸡之所以生长得快是饲料催起来的,没有牛羊肉好,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
王济民:从全球过去50年的畜牧业发展趋势来看,畜牧业发展中,牛羊肉比重、草饲家畜一直在下降,禽肉的比重一直在上升,这是一个大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与肉鸡饲养相比,一是牛羊的养殖效率低,耗费饲料,二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三是红肉对人健康不利,所以导致红肉比重下降。
从国外发达国家肉类消费情况来看,鸡肉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有些国家鸡肉是第一大肉类。在美国、巴西白羽鸡肉的人均消费量达40公斤,而我国居民的禽肉平均消费量才10公斤,这中间有30公斤的差距。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肉鸡特别是白羽肉鸡的发展趋势前景光明,潜力巨大。
当然,这里也涉及到对鸡肉营养的认识问题。从目前来看,鸡肉在所有肉类里面属于白肉,它的脂肪、胆固醇都是比较低,营养价值要比红肉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病都来了。如果得了这些病,还继续吃红肉的话,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应该多吃白肉。消费者之所以认为鸡肉没有牛羊肉好,关键是营养知识的宣传普及没有跟上,在美国鸡肉之所以变成第一大肉类,除价格便宜外,还要得益于营养宣传做得好,消费者对白肉的营养价值关注了解得多。
记者:您对白羽肉鸡行业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王济民:我国农业“十三五”期间或者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和农村工作主线就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没有肉鸡产业。从提高整个农业综合效益来讲,肉鸡被给予高度关注,因为肉鸡最大特点是饲料报酬比较高,大力发展白羽肉鸡产业,可以提高我国畜牧业和农业的总体效率和竞争力。其次,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讲,大力发展肉鸡,特别是白羽肉鸡,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此外,肉鸡养殖产业链比较完整,对农民收入的带动,脱贫致富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当然,肉鸡产业也要加强自身发展。一是要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科普宣传,消除消费者的误解。二是企业要自律,确保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三是要大力推进黄羽肉鸡规范化、标准化饲养,加快集中屠宰冰鲜上市的力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有一个畜牧经济研究室,是从上世纪80年代成立,到目前为止全国唯一一个成建制专门从事畜牧经济的研究室,现有专业研究员有30多位。主要任务:一是做学术研究,总结中国、世界畜牧业发展规律。二是研究政策,研究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这里面既包括饲料、生产、消费、贸易、加工,又包括国际贸易的研究。三是为政府服务,参与政府规划和重大政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