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中毒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来源:鸡病专业网 发布日期:2011-03-04 发布者:晓天 共阅919次
中毒病的发生原因
由饲料的保存与调制方法不当引起。(1)对饲料或饲料原料保管不当,导致其发霉变质而引起中毒。如黄曲霉毒素中毒、杂色曲霉毒素中毒等。(2)利用含有一定毒性成分的农副产品饲喂家禽,由于未经脱毒处理或饲喂量过大而引起中毒,如菜子饼、棉子饼中毒、二英中毒等。
由管理不当引起。禽舍内由于管理不当往往会引起消毒剂或有害气体的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氨气中毒、甲醛(福尔马林)中毒、生石灰中毒、高锰酸钾中毒等。
由药物引起。如果用于治疗的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可引起中毒。如磺胺类药物中毒、聚醚类抗球虫药中毒、喹乙醇(快育灵)中毒等。
由农药、化肥与杀鼠药对环境的污染引起。家禽常因采食被其污染的饲料、饮水,或误食毒饵(如磷化锌中毒、氟乙酰胺中毒等)而发生中毒。此外,有些农药,在兽医临床上用来防治畜禽寄生虫病,若剂量过大,或药浴时浓度过高,也可引起中毒。
由工业污染引起。随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及废渣中的有毒物质未经有效的处理,污染周围大气、土壤及饮水而引起的中毒。
由地质化学的原因引起。由于某些地区的土壤中含有害元素,或某种正常元素的含量过高,使饮水或饲料中含量亦增高而引起的中毒。如氟中毒等。
中毒病的诊断要点
调查中毒情况:在禽群发生中毒时,往往表现以下特点:疾病的发生与禽采食的某种饲料、饮水或接触某种毒物有关;患病家禽的主要临床症状一致,因此在观察时要特别注意中毒禽的特征性症状,以便为毒物检验提示方向;在急性中毒时,家禽在发病之前食欲良好,禽群中食欲旺盛的由于摄毒量大,往往发病早、症状重、死亡快,往往出现同槽或相邻饲喂的家禽相继发病的现象;从流行病学看,虽然可以通过中毒试验而复制,但无传染性,缺乏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且大多数毒物中毒时家禽体温不高或偏低;急性中毒死亡的家禽在尸体剖检时,胃内充满尚未消化的食物,说明死前不久食欲良好;死于机能性毒物中毒的畜禽,实质脏器往往缺乏肉眼可见的病变;死于慢性中毒的病例,可见肝脏、肾脏或神经出现变性或坏死。
了解毒物的可能来源
对舍饲的家禽要查清饲料的种类、来源、保管与调制的方法;近期饲养上的变化及到发病经过的时间,不同的饲料饲养禽的发病情况,观察饲料有无发霉变质等。对放养的家禽要了解发病前家禽可能活动的范围。了解最近家禽有无食入被农药或杀鼠药污染的饲料、饮水或毒饵的可能,最近是否进行过驱虫或药浴?使用的药品剂量及浓度如何?注意家禽采食的饲料或饮水有无被附近工矿企业“三废”污染的可能?如怀疑人为投毒,必须了解可疑作案人的职业及可能得到毒物。
毒物检验
毒物检验是诊断中毒很重要的手段,可为中毒病的确诊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防治试验
在缺乏毒物检验条件或一时得不出检验结果的情况下,可采取停喂可疑饲料或饮水,观察发病是否停止。同时根据可能引起中毒的毒物分别运用特效解毒剂进行治疗,根据疗效来判断毒物的种类。此法具有现实意义。
动物试验
给敏感的家禽投喂可疑物质,观察其有无毒性,一般多采用大鼠或小鼠作试验动物。也可选择少数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同种家禽,投给病禽吃剩的饲料,观察是否中毒。在进行这种试验时,应尽量创造与病禽相同的饲养条件,并要充分估计个体的差异性。
中毒病的防治要点
中毒病的预防
家禽的中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家禽的中毒有双重意义,既可防止有毒或有害物质引起畜禽中毒或降低其生产性能;又可防止畜产品中的毒物残留量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毒,即禁喂含毒和腐败霉变饲料;防止化学毒物对禽群的危害;禁止在水塘、河沟等乱扔病禽的尸体。
中毒病的救治
切断毒源 必须立即停喂可疑有毒的饲料或饮水。
阻止或延缓机体对毒物的吸收 对经消化道接触毒物的病禽,可根据毒物的性质投服吸附剂、黏浆剂或沉淀剂。
排出毒物 可根据情况选用切开嗉囊冲洗或泻下。
解毒 使用特效解毒剂,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对于出现症状的家禽,应立即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定或氯磷定,鸡每只肌肉注射0.2毫升~0.5毫升,并同时应用阿托品,鸡每只皮下肌肉注射0.1毫克~0.25毫克。而氟乙酰胺农药中毒,可用解氟灵按每千克体重0.1克肌肉注射,中毒严重的病例还要使用氯丙嗪。
对症治疗 中毒的禽群用葡萄糖溶液饮服,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此外还应调整家禽体内电解质和体液,增强心脏机能,维持体温。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