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据记载, 中国在原始社会就开始养殖蛋鸡, 以满足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蛋鸡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鸡蛋产量在 1985年超过美国, 位居世界第一位, 并持续至今, 中国蛋鸡产业已进入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1~4]。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 满足了消费者需求, 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 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更加突出的挑战, 尤其是资源、 技术、 经济以及环境的约束, 亟需在理清国内蛋鸡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探究国际蛋鸡产业发展的概况及趋势, 顺应产业发展规律, 协助破解中国蛋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难题, 加快推进中国蛋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中国蛋鸡产业发展的成就与贡献
1.1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 中国蛋鸡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1985年,中国鸡蛋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并持续至今, 2014年中国鸡蛋产量约 2 46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约 35%。2014 年中国人均鸡蛋占有量约 17.98 kg, 世界排名第三, 为满足城乡居民食物营养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 截至到 2015年 4月底, 祖代鸡场 24家, 存栏约58.56万套, 父母代存栏维持在 2 000万套左右, 商品代蛋鸡存栏约 14.5亿只, 其中产蛋鸡 12亿只左 右, 各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从蛋种鸡国产化的趋势来看, 截止到 2014年, 中国蛋种鸡的国产化比例达到了67%。
1.2 蛋鸡养殖规模效益凸显
近十年来, 中国商品代蛋鸡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已有较大提升, 据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的调研数据显示, 中国蛋鸡规模化养殖的程度已达到70%, 蛋鸡养殖正朝着规模化、 标准化、 集约化的道路发展 [ 5]。
2004年以来, 中国蛋鸡养殖成本和产值均呈现上升的态势, 每百只蛋鸡总饲养成本由 2004年的 8 590.03元升至 2014年的 16 407.30元, 10年间累计增长了近 1倍; 每百只蛋鸡产值由 9 659.54元升至 18 069.46 元, 累计增长了 0.87 倍; 每百只蛋鸡净利润由 2004 年的 1 069.51 元涨至 2014 年的1 662.16元, 其中, 2004、 2007、 2011和 2014年均达到阶段最高点, 基本呈现出三年一个周期的循环波动。2004~2014 年中国规模蛋鸡养殖成本收益变动趋势显示, 养殖利润并非持续增长, 而是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态势, 成本利润率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 缺乏稳定性 。
1.3 生态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近些年来, 中国蛋鸡产业更加注重养殖方式调整与污染防治, 沼气池建设、 有氧和无氧堆肥技术的应用、 大罐发酵技术的推广, 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蛋鸡废弃物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特别是近年来积极推广的蛋鸡粪便肥料化资源利用技术, 有效地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 为破解中国蛋鸡规模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难题提供了借鉴与示范。
2国际蛋鸡产业发展概况
自1961年以来, 世界鸡蛋产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其中, 1985年以后, 中国蛋鸡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带动世界鸡蛋产量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08年以来, 受世界金融危机和禽流感等因素的影响, 全球鸡蛋产量增速有所放缓。总体来看, 1961~2013年世界鸡蛋产量的平均增长率约为3% 。
在世界鸡蛋产量区域格局中占比重最大的是亚洲, 其在 1988年超过欧洲成为世界鸡蛋产量第一大洲, 而欧洲的鸡蛋产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虽然在 1985 年以前美国是世界第一大鸡蛋生产国, 但美洲的鸡蛋产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此外, 非洲和大洋洲不是鸡蛋主产区, 这两个大洲的鸡蛋产量相对比较稳定 。
亚洲是世界鸡蛋的主要产区, 其中, 中国的鸡蛋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印度和日本分别位居世界的第三位和第四位, 中国、 印度和日本的鸡蛋产量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约 50%。美国的鸡蛋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欧盟的法国、 德国、 荷兰和英国的鸡蛋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6]。
3 国际蛋鸡产业发展趋势
3.1 发展规模化养殖, 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由于人工成本、 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国外主要发达国家蛋鸡产业注重规模化、 标准化养殖场的建设, 通过发展资本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的专业规模养殖场, 以规模化养殖促进规模报酬的递增, 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此外, 蛋鸡养殖的规模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蛋鸡全产业链的合理布局, 实现了产业在空间上的有效集聚。
3.2 注重科技支撑, 实现自动化机械对人工养殖的替代
国外发达国家注重科学技术对蛋鸡产业的有力支撑, 通过分子育种技术的开发, 带动了蛋鸡育种行业的快速发展, 以美国为例, 新品种对于蛋鸡产业发展的贡献已占据 50%以上, 自动化养殖机械的投入, 有效降低了饲养过程中人工投入数量,极大地解决了发达国家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 有助于规模化养殖场降低经营成本, 获得更高的养殖收益。
3.3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降低蛋鸡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蛋鸡养殖环境污染是国外发达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各国均以法律、 制度的方式作了强制性要求, 通过养殖规模必须与拥有的土地规模配套等方式, 采取种养结合的方法, 实现了对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与此同时还配套完善了对于废弃物处理加工的补贴制度与支付制度, 从经济角度对养殖场的环保行为进行了激励, 保障了良好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实现。
3.4 发展鸡蛋深加工业, 满足鸡蛋加工品的消费需求
在鸡蛋深加工环节, 荷兰和美国的加工和贸易是两国新增鸡蛋产量最大的两个流向。美国有超过 30%的商品蛋被制作成液蛋或其他蛋制品,蛋类加工品的消费量在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在蛋品加工发展方向中, 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提高、 特色产品的开发以及产品性能方面更加注重营养的均衡。
在市场消费环节, 多数发达国家消费者人均鸡蛋消费量整体上经过多年上升, 现在已经进入下降的趋势。从消费结构来看, 鸡蛋消费方式已经发生转变; 在产品形式上, 发达国家鸡蛋加工品的消费比例越来越高, 主要包括液蛋、 蛋粉、 冰蛋、特种蛋制品等; 普通鲜蛋的消费比例呈下降的趋势, 但随着消费者对鸡蛋营养价值认识的加深, 对高品质鲜蛋的消费需求和能力在上升, 有机蛋、 散养蛋、 去壳鸡蛋的市场在不断扩大, 这样的消费方式也在引领者全世界鸡蛋消费的方向。
3.5 重视蛋鸡福利, 推动养殖方式转变
在养殖方式上, 随着欧洲动物福利法规的施行以及美国国内各方对笼养蛋鸡养殖环境的斥责, 荷兰、 美国和韩国都先后面临蛋鸡养殖设备及环境升级的变革。自 2012 年欧盟禁止使用蛋鸡传统多层笼养后, 大部分荷兰的蛋鸡养殖户选择在大笼中饲养蛋鸡。
美国计划在今后 15年时间内, 逐步采用 “宽松笼养系统” 取代传统笼养。同时, 将逐步提高笼养鸡的养殖空间, 并在所产的鸡蛋上明确标识传统笼养或宽松笼养。此外, 随着消费者 “动物福利” 的观念越来越强, 动物性福利鸡蛋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动物性福利鸡蛋的市场潜力将不断扩大。
3.6 发展中国家蛋鸡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 鸡蛋生产持续增加, 在全球鸡蛋生产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尤其是以中国、 印度、 巴西和墨西哥为首的四个国家, 鸡蛋产量迅速上升, 发达国家鸡蛋 生产量增长则相对缓慢, 在全球鸡蛋产量中占比重有所下降。当前, 蛋鸡宽松笼养方式成为欧盟、美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国蛋鸡产业的发展方向, 受此影响, 发达国家蛋鸡养殖成本明显上涨,蛋鸡养殖总量呈现缩小趋势。
4 中国蛋鸡产业发展展望
4.1 中国蛋鸡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蛋鸡产业在经历快速发展期后, 现已进入加速转型和升级阶段。目前, 中国蛋鸡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促使中国蛋鸡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4.1.1 行业整合速度加快
中国蛋鸡行业整合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着饲养品种、 饲养规模、 营销手段、 行业自律、 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变化, 以及中小规模养殖户的趋退及新建大规模养殖场的投产运营, 适度规模化、 管理家庭化、 经营农场化、 生产专业化、 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等模式将渐渐出现, 从而有效提高蛋鸡行业抵抗养殖风险的能力。
4.1.2 规模化和标准化推进速度加快
在中国蛋鸡产业发展过程中, 产业集聚、 政策扶持和经济效益驱动促使蛋鸡养殖场数量逐渐减少、 散户逐步退出、 规模化养殖场比重不断增加, 纵向一体化式大型蛋鸡养殖企业发展迅速,标准化生产模式得到快速推广, 特别是现代化机械设备替代人力以及综合性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发展方向。
4.1.3 市场导向作用不断加强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蛋鸡产业发展在经历了以解决家庭收入为目标的 “富民工程” 和满足居民动物性蛋白需求目标的 “菜篮子工程” 之后, 目前已经过渡到以生产安全蛋品的 “食品工程” 阶段,蛋鸡产业发展受市场需求导向的作用愈加明显。
4.1.4 鸡蛋供需接近平衡
中国鸡蛋消费主要以居民家庭鲜蛋消费为主。目前, 城乡居民对鸡蛋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持续下降, 增加鸡蛋市场需求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人口增长和城镇化的推进。在此背景下, 中国鸡蛋供需之间接近平衡。
4.1.5 品种选育国产化
2014 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和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名单的通知》(农办牧[2014] 31 号), 5 家企业入选国家蛋鸡核心育种场, 10 家企业入选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这些企业将作为中国蛋鸡种业的中坚力量, 持续支撑中国蛋鸡行业的发展。
随着 《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 (2012~2020年)》的实施和推进, 中国蛋鸡育种方面将更好地利用国内优秀的种质资源选育出适合本地的优良蛋鸡品种, 从而进一步加大中国自主选育蛋鸡品种在国内市场的份额。
4.1.6 生态农业发展和环境政策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中对有机肥料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作为主要有机肥料的蛋鸡废弃物就成为有机农业肥料上的主要供应品, 受市场需求的推动, 蛋鸡废弃物的有机肥化利用成为蛋鸡产业拓展的重点。
2014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中明确规定包含蛋鸡废弃物在内的畜禽废弃物如何综合利用, 而且也明确提出激励和问责制度, 该条例的出台为蛋鸡废弃物的处置提供了政策依据。
同时, 清粪机等废弃物处置相关的机械已经列入了国家补贴的范围内, 国家已经在设备上为养殖者提供了资金支持, 激励养殖者无害化处置蛋鸡废弃物。此外, 有关蛋鸡废弃物处置的以奖代补和蛋鸡废弃物有机肥补贴等政策也在各地开始实施, 极大地推动了蛋鸡废弃物的无害化利用。
4.2 促进中国蛋鸡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国蛋鸡产业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养殖成本上升与提质增效的矛盾日益突出、 鸡蛋价格波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 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低与养殖水平提升的矛盾日益突出、 鸡蛋加工水平低与产业发展升级的矛盾日益突出、 消费转型升级与安全管控难的矛盾日益突出、 生物安全屏障与疫病防控严峻的矛盾日益突出等诸多挑战。结合国际蛋鸡产业的发展趋势, 提出以下促进中国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4.2.1 加强对蛋鸡福利饲养方式以及蛋鸡福利制度实施情况的跟踪研究
蛋鸡养殖的国际标准正在发生变化, 蛋鸡福 利养殖方式作为国际通行新标准正在世界逐步扩大。虽然中国蛋鸡产业步入现代化蛋鸡密集笼养轨道时间不长, 但在注重生态环境、 食品安全、 国民健康等国情下, 蛋鸡福利养殖方式应受到重视。欧盟、 美国、 日本等已经针对各种蛋鸡福利养殖方式开展深入研究。欧盟的蛋鸡福利制度从酝酿到实施用了 10年时间, 对各国蛋鸡养殖场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应吸取欧盟的成功经验, 及早做好战略谋划。
4.2.2 加强科技创新和加大重点推广技术力度
在蛋鸡产业化过程中, 要加大投入, 集中力量, 尽快提供符合产业化、 市场化、 现代化的配套技术, 加速蛋鸡养殖新技术革命, 凸显科学技术在蛋鸡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为此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大科技工作力度:
一是实施 “良种工程” , 加速蛋鸡良种化进程。
二是加大蛋鸡高产、 优质、 高效饲养综合配套技术推广, 重点推广蛋鸡产业规模化、 工厂化高效养殖技术。
三是加强蛋鸡疫病防治。加快研制和推广疫病快速诊断技术与新疫苗、 新药剂, 为蛋鸡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四是加强鸡蛋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重点研发鸡蛋保鲜、 长距离运输和深加工新技术,大力提高鸡蛋加工品的卫生质量。
4.2.3 加快推进家禽业生态养殖进程
为增强蛋鸡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可通过广播、电视、 报刊、 网络、 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蛋鸡养殖污染的危害, 发放养殖业治污技术资料, 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特别是要提高养殖户的环境意识。同时, 农业部门要科学规划, 合理布点,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 文教医疗和人口集中地区等必须划定为蛋鸡养殖禁养区。在限养区范围发展养殖业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和环境敏感区, 坚持农牧结合、 种养平衡的原则, 严格控制单位耕地面积的蛋鸡养殖量。
4.2.4 探索新型蛋鸡饲料, 规避饲料进口风险
近年, 随着中国畜禽业生产快速发展, 豆粕、玉米等进口呈增长态势。在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状态下, 立足国内种植业, 生产蛋鸡饲料, 是保证蛋鸡产业安全的有效办法。建议相关部门选择中国供给有余的作物品种, 研发新型国产蛋鸡饲料, 以及与国产新型饲料相配套的标准化蛋鸡养殖方式。
4.2.5 加强区域产业统筹规划
在蛋鸡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应认识到蛋鸡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优势地位, 统筹规划区域内的产业布局,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应结合实际情况, 抓紧提出本地区蛋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
二是蛋鸡产业化既涉及生产、 加工、 流通、 消费、 金融和外贸等各个领域, 也牵涉农业、 轻工、 食品和商业等行业部门, 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蛋鸡产业产业化中的职能, 对蛋鸡产业化实行一体化管理。
三是完善合同契约制度、 市场法规以及市场管理条例。制定符合实际的蛋鸡产业化管理条例, 规范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合同条款, 强化执法力度, 保护蛋鸡产业化各环节的合法权益, 为蛋鸡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使蛋鸡产业化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