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为了保护环境,一定要改变规模化猪场的“自我封闭”的方向,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猪粪尿进行综合处理与利用,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
近一段时间,许多养猪同胞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如何高效处理猪粪尿的话题,环保的高压政策的确把养猪人压得有点“喘不过气”,也可以说,迫于环保压力,猪粪尿处理的问题成了养猪场继续发展下去的“刹车把柄”。而要松开这“把柄”,就必须按养殖业发展的“交通规则”行车,也就是按《环保法》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办事。
政府环保责任的红线万万碰不得
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环境执法监管亟待加强。环境保护法修订实施后,法律规定的排污许可、环境监测、区域联防联控、生态红线划定、生态补偿等方面的配套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亟需衔接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就环保问题如此表示。
成效也不小,但问题仍很严重
就在11月3日上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的分组审议中,多位委员认为,环保绿色发展应该摆在今后发展的首要地位,应树立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观念。要让环保和环境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让绿色发展成为发展的机会而不要成为成本。同时,要注重科技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效果。
那么,减少猪粪尿污染的出路何在?
1、从生产流程控制猪场的环境污染
与传统方式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大大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猪场的饲养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集约化养猪场却存在着诸多环境方面的隐患。它们每天要向外部环境排放大量粪尿等污染物,已渐渐地成为重要的非工业污染源。据测算,1头90公斤左右的商品猪日排粪量约2.2公斤,尿量2.9公斤,污水20~30公斤(约含0.6~1.0公斤的总固体)。这些粪尿污水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任其随意排放就会污染周围环境,特别是猪场附近的土壤生态系统。
2、从规划设计角度减少环境污染
过去许多集约化猪场过多考虑运输、销售等生产成本而忽视其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往往将场址选择在大中城市的城郊或靠近公路、河流水库等环境敏感的区域,以致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现在不得不重新面临搬迁。因此建场时一定要把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将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对粪污的容纳能力。在场址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在偏远地区、土地充裕、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顺畅、治理污染方便的地方建场;同时最好能与当地的立体农业相互促进,变废为宝,达到生态农业综合、持续、稳定地增长。
3、从营养角度减少环境污染
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在有条件的养猪场内最好采用膨化和颗粒加工技术,破坏或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以改善饲料卫生,提高养分的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排泄量。如果加工工艺控制不当,饲料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在粉碎、输送、混合、制粒、膨化等过程中会发生降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对饲料及环境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我们必须非常注意各类添加剂在猪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在猪日粮中近2/3的磷是以植酸磷和磷酸盐的形式存在的。由于猪体内缺乏能有效利用植酸磷的各种酶,所以在加工时必须大量添加无机磷以满足猪的生长所需。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就可以将植酸磷水解为游离的正磷酸和肌醇而被吸收,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间接缓解磷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
另外,在配制日粮时可采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的“理想蛋白质”模式,在饲料中辅助添加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氨化抑制剂、吸附剂、纤维素或寡糖以及除臭剂等,可以大大减少猪粪尿中氮、磷和臭素的排出量。有资料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益生素,能够调节猪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使饲料在猪消化道的降解率上升15%,同时能提高氮的沉积率,使排放到环境中的氮源减少15%~25%,从而减轻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
4、从饲养管理角度减少环境污染
幼龄猪在低温影响下磷的排泄量会提高,而且会使骨骼发育不全;相反在超过37.8℃的高温环境中机体钾离子和碳酸盐的排泄量会增加而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因此我们必须为猪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采取合理组群、及时处理猪场粪尿、定期消毒等措施;同时根据每日营养需要提供定量的饲料,尽量做到不浪费,以减少猪对饲料的摄入量。
这样一来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猪场粪污的排放量,减少蛆蝇蚊螨等害虫的繁殖,而且可以降低猪尤其是仔猪的发病率。此外,猪场内的老鼠、苍蝇等都可造成饲料营养损失或在饲料中留下毒素,还会传播各种传染性疾病。在养殖场内我们应当尽可能消灭它们,以减少其对生产造成的损失。
5、从生物净化角度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为了控制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我们应当采取经济有效、方便可行的方法,遵循“无污化、资源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逐步削减污染物,使猪场周围的土壤、水体及大气自然生态系统免受污染。但到目前为止,单一处理方法如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远没有达到人们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目前,国内外猪粪尿的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主要有两大类:即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工程和健康与能源型综合系统。
1、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工程
该工程技术是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生态工程系统。其原理是某一生产环节的产出(如粪尿)可作为另一生产环节的投入(如圈舍的冲洗),使系统中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弃污物等对环境的污染。
常用的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系统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沼气工程三结合、养殖业—渔业—种植业三结合及养殖业—渔业—林业三结合的生态工程等类型。其中种植业—养殖业—沼气工程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工程应用最为普遍,效果最好。下面以此为例作简要阐述。
种植业—养殖业—沼气工程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工程的基本内容:规模化猪场排出的粪便污水进入沼气池,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供民用炊事、照明、采暖(如温室大棚等)乃至发电。沼液不仅作为优质饵料,用以喂鸡、喂猪、养鱼、养虾等,还可以用来浸种、浸根、浇花,并对作物、果蔬叶面、根部施肥;沼气渣可用作培养食用菌、蚯蚓,解决饲养畜禽蛋白质饲料不足的问题,剩余的废渣还可以返田增加肥力,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板结。
此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以生猪养殖为中心,沼气工程为纽带,集种、养、鱼、副、加工业为一体的生态系统,它具有与传统养殖业不同的经营模式。在这个系统中,生猪得到科学的饲养,物质和能量获得充分的利用,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因此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优,资源利用率高,收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效果。
2、健康和能源型综合系统的运作方式
将猪粪尿先进行厌氧发酵,形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成份,然后利用气体分离装置把沼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甲烷可以作为燃料照明,也可进行沼气发电,获得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可用于培养螺旋藻等经济藻类。
沼气池中的上层液体经过一系列的沼气能源加热管消毒处理后,可作为培养藻类的矿质营养成份。沼气池下层的泥浆与其他肥料混合后,作为有机肥料可改良土壤;用沼气发电产生的电能,可用来照明,还可带动藻类养殖池的搅拌设备,也可以给蓄电池充电。
过滤后的螺旋藻等藻体含有丰富、齐全的营养元素,即可以直接加入鱼池中喂鱼、拌入猪饲料中喂猪,也可以经烘干、灭菌后作为廉价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源,供人们食用,补充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稀有维生素等营养要素。该系统的其他重要环节还包括一整套的净水系统和植树措施。
这一系统的实施、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猪场周围的卫生和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和营养水平。同时,猪场还可以从混合肥料、沼气燃料、沼气发电、鱼虾和螺旋藻体中获得经济收入。该系统的操作非常灵活,可随不同地区、不同猪场的具体情况而加以调整。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一定要改变规模化养殖业的这种“自我封闭”的方向,从建设生态农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猪粪尿进行综合处理与利用,合理地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结合起来,农牧并举,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作者:刘丽,来源:新猪网
请收藏或分享到到朋友圈
兽药宝是兽药直销网旗下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为您提供兽药、兽医、养殖热点,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服务等!欢迎您的关注!咨询:0371-6096 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