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有21个省(市)报道本病的流行,并且有扩大蔓延趋势,该病也逐渐成为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本病已成母猪繁殖障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引起哺乳仔猪的大量死亡,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不育症等,给养猪业特别是规模化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
伪狂犬病又名狂痒病,猪疱疹病毒病,奥其基氏病,阿捷申氏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1.形态结构
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nm,核衣壳直径为105~110nm。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是病毒囊膜,它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囊膜表面有长约8~10nm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
2.理化特性
伪狂犬病毒是疱疹病毒科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在37℃下的半衰期为7h,8℃可存活46天,而在25℃干草、树枝、食物上可存活10~30天,但短期保存病毒时,4℃较-15℃和-20℃冻结保存更好。病毒在pH4~9之间保持稳定。5%石炭酸经2min灭活,但0.5%石炭酸处理32天后仍具有感染性。0.5%~1%氢氧化钠迅速使其灭活。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以及福尔马林和紫外线照射敏感。
3.血清型及毒力基因
1)目前认为PRV仅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2)PRV病毒毒力是由gE(主要),gD,gI和TK基因协同控制的。
3)糖蛋白gB(主要),gC和gD是诱导免疫主要蛋白。
4.伪狂犬病毒基因结构
二.发病机理
1.感染特点
PRV感染的特点是在感染的急性后期有一个潜伏感染期及强烈的神经嗜性。以猪为实验动物进行鼻腔接种时,PRV是通过三叉神经(TG)和嗅球(OB)两种途径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在自然条件下PRV感染的初始部位是鼻咽部上皮和扁桃体。当病毒被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嗅神经末梢摄入后,有囊膜的病毒粒子或无囊膜的核衣壳沿轴突逆行至嗅球或三叉神经,在此处建立潜伏感染。
隐性状态相关转录物没有翻译产物,病毒DNA在细胞核内以附加体的形式存在,而带有隐性病毒的神经元功能仍是正常的,隐性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激活。应用敏感的检测方法如PCR方法可以检测到病毒基因组DNA的存在。
潜伏感染的猪一直是使病毒活化、散毒和在易感猪群中传播的传染源。受外界不良因素等应激造成猪免疫力减弱时,潜伏状态的病毒可转化为具有感染的病毒。所有目前消灭和根除伪狂犬比较困难。
2.感染途径
PRV感染动物机体的途径包括:①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增殖;②在粘膜下通过淋巴、血中单核细胞扩散;③通过神经在大脑中增殖,自然感染主要经呼吸道发生。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PRV是易感动物种类多和致病性强的一种病毒。除各种年龄的猪、牛都易感外,在自然条件下,羊、犬、猫、兔、鼠、水貂、狐等动物易感染发病。实验动物中家兔、豚鼠、小鼠都易感。其中以家兔最敏感。
2.传播形式
1)垂直传播。PRV可通过胎盘而传递给子体,而母体免疫球蛋白却不能通过胎盘屏障,所以病毒对胎儿的感染是致命的。
2)媒体传播。带有病毒的空气飞沫可随风传到9km或更远的地方,使健康猪群受到感染。被污染的饲料、带病毒的鼠、羊等动物也可传播。在猪群中,病毒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另外,乳汁和精液也是可能的传播方式。
四.病理变化
伪狂犬病毒感染一般无特征性病变。眼观主要见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其他肉眼病变不明显。可见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炎和肠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时,脑膜明显充血,脑脊髓液量过多;肝、脾等实质脏器常可见灰白色坏死病灶;肺充血、水肿和坏死点;子宫内感染后可发展为溶解坏死性胎盘炎。
组织学病变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散性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及神经节炎,有明显的血管套及弥散性局部胶质细胞坏死。在脑神经细胞内、鼻咽黏膜、脾及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内可见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和出血性炎症。有时可见肝脏小叶周边出现凝固性坏死。肺泡隔核小叶质增宽,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五.临床症状及危害
1.哺乳仔猪 对哺乳仔猪危害非常大,出生后2-3 d 发病,死亡率100%。产房经常见到整窝仔猪四肢无力、严重者后躯瘫痪、卧地不起,有划水状肌肉痉挛等现象。实际上产房仔猪个体发生关节肿大、四肢无力、突然死亡时,伪狂犬野毒感染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可忽略。
2.保育仔猪 保育阶段是伪狂犬在中小猪场的主要发病阶段。很多猪场容易误诊为高热病、蓝耳病等疾病。保育猪表现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以腹泻为主,部分猪表现咳嗽、打喷嚏、喘气、呼吸困难等症状。仔猪整齐度差,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3.育肥猪 对育肥猪的危害主要是影响生长速度。感染伪狂犬病表现出喘气、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还继发细菌感染,造成育肥猪整齐度差,饲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4.后备母猪 引起后备母猪发情不正常。如果引进的后备母猪携带伪狂犬野毒,猪场存在免疫漏洞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中大猪咳嗽、发热,严重的会继发感染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而急性死亡。部分猪场还会出现产房仔猪不明原因突然死亡现象。
5.怀孕和经产母猪 对怀孕母猪的危害主要是流产、木乃伊胎、死胎、产弱仔。①经产母猪感染伪狂犬野毒导致怀孕母猪流产,各阶段的母猪均会发生流产现象,但是流产比较集中的时间是怀孕21d 左右,怀孕 70-90d。②经产母猪长时间携带伪狂犬野毒的猪场,往往很少见到明显的流产现象,但是会表现产死胎比例较高的可能。
6.种公猪 公猪失去种用能力,感染后出现睾丸肿胀、萎缩、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六.实验室诊断方法及临床实证
1.间接ELISA检测伪狂犬-gE抗体
间接ELISA检测伪狂犬-gE抗体,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猪伪狂犬病的临床诊断,尤其是疫苗免疫猪和自然感染猪的鉴别诊断。
(1)ELISA检测伪狂犬-gE、gB结果的意义
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猪不产生gE抗体,野毒感染才会产生gE抗体。当检测出gE抗体阳性猪需要淘汰。gB抗体检测是用来判定猪群免疫效果的,只有当猪群伪狂犬感染率非常低或猪群gE抗体阴性时才有意义,因为野毒也有gB抗体。
(2)临床实证:某猪场的伪狂犬-gE抗体 ELISA检测报告结果分析
1)抗体检测分析
伪狂犬后备猪有2头gE抗体阳性以外其他全部是阴性,没有感染野毒。
2)临床建议方案
猪群伪狂犬比较稳定,继续按原来免疫方案进行疫苗免疫,建议过一段时间重新采血再次监测,伪狂犬gE抗体阳性猪不易留种用,应淘汰。
2.PCR方法检测伪狂犬病原
PCR技术以其快速、敏感、易于操作等优点可用于PRV的临床发病诊断。检测样本需要采集完整脑体。
如果确认感染有伪狂犬病毒临床建议方案
首先更换伪狂犬厂家疫苗,全厂猪群普防一次疫苗,然后母猪每三个月一次,产房仔猪滴鼻,然后35d和70d,各注射一次伪狂犬疫苗。
产房有神经症状的猪,一次性全部淘汰,产房彻底消毒。
母猪产前产后各7天,饲料里添加控制细菌感染的药物,同时添加排毒增免营养液减轻蓝耳病的毒力。
加强饲养管理,通风、消毒。
3.PRV病理切片检测伪狂犬病原
采取患病动物的小脑做石蜡切片,显微镜下,可见脑膜下有浆液渗出,周围有淋巴样细胞多个,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崩解,多量神经胶质细胞形成胶质结节,可见卫星现象和血管套现象,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呈嗜酸性均质红染的团块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的几乎充满整个胞核,神经细胞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可以确诊有伪狂犬病毒存在。
七.规模猪场净化PRV方案
(一)通过实验室检测来净化PRV
1.引种检测: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引进时(4--6月龄)全群检测,拒绝引进PRV-gE检测阳性或可疑猪只
2.公猪检测:后备公猪/现役公猪
检测淘汰PRV-gE阳性公猪,检测频率:2次/年
3.母猪检测:怀孕母猪/产房母猪
检测淘汰PRV-gE 阳性母猪,检测频率: 2次/年
PRV-gB 检测阴性母猪,加强免疫,检测频率:2次/年
4.商品猪检测:产房乳猪/保育-育肥猪
PRV-gE检测12周龄商品猪,检测频率:2次/年
5.PRV野毒控制策略
(二)伪狂犬的净化要点
1.严格的生物安全措,将感染动物与未感染动物分开饲养,早期断奶技术,灭鼠,引进 PRV阴性的猪等。
2.减少应激(饲养密度等),加强饲养管理。
3.监测与淘汰阳性公猪及母猪,感染的猪只终身带毒,淘汰阳性猪只是唯一根本的方法。
4.提高整个猪群的 PRV 免疫力,选择使用基因缺失活疫苗,选择品质良好的疫苗和科学的免疫程序,是 PR 净化的基本保障。
5.注重后备母猪的免疫和种公猪的免疫,对引种加强管理,确保引入阴性的猪。
6.对仔猪进行滴鼻免疫与肌注免疫相结合,对于早期净化PR,很有效,也很重要。鼻内接种的优点表现为病毒在局部复制和粘膜免疫的建立。
总之伪狂犬的净化要从源头来进行治理,从后备开始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