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猪中毒病普遍发生在世界各地,是当前危害养猪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可因死亡、生产性能下降或者形成地方疾病而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中毒原因
引起动物中毒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1) 有毒植物:在收获的时候一并混入加工的饲料中引起猪的中毒发生,或者误食、采食有毒植物,比如黄花芽根等。
(2) 无机元素:由于无机元素在土壤或者饮水中浓度过高,被植物吸收再被猪采食引起 群发性中毒,成为地方病,如硝酸盐中毒等。
(3) 动物毒腺:如河豚的内脏喂猪,引起猪中毒。
(4) 工业污染:指工厂的含毒废气、废水与废渣污染局部地区的牧草与水源,如氟及氟化物中毒。
(5) 农药污染:如有机氟、有机磷杀虫剂、灭鼠剂等,在杀灭的同时会污染饲草通过食物链导致猪中毒。
(6) 药物使用不当,药物过量,剂量或者浓度过大都会引起中毒。
(7) 饲料问题: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料,或者储存过程中发霉引发猪中毒。
(8) 人为投毒:虽然属于偶然事件,但是也在考虑注意范围之内。
中毒机理
毒物的毒理作用和药物的作用是一至的,毒物进入动物机体之后,通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损害机体的组织以及生理机能,发生中毒现象。主要有:
(1) 局部的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这主要是化学作用的直接损害。
(2) 阻止氧的吸收,转化和利用,造成机体缺氧。
(3) 抑制酶系统的活性。
(4) 对亚细胞的作用。
(5) 放射性物质的毒理作用,主要是由于放射性物质的电离作用所产生的自由基团从而引起至毒作用。
中毒诊断
准确诊断中毒疾病至关重要,只有查明原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否则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诊断中毒疾病与诊断其它疾病一样,需要多方面的证据,只有多种证据一致,才可以确诊,不能够仅凭借一种证据草率地做出结论,中毒诊断要求迅速、准确,在临床实践中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证据:
(1) 病史和发病现场调查:发现疫情后随即向四周辐射地方,跟踪复查,确切掌握病情分布和发病范围.并对病猪编号,采样备查.随即走访养殖农户和当地干部,分析病史,追溯来源,按调查表逐项详记。
(2) 临床症状:中毒病的临床症状是复杂多样的,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猪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由于养猪业的发展,猪群的扩大,猪的疾病将逐渐增多,且复杂多样,这不仅给养猪生产带来影响,而且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
(3)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对于中毒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判定药物毒性的性质与强度非常重要,在安全性试验中具有重要地位。
(4) 毒物分析:毒物分析在诊断中毒病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研究毒物的来源、性质、作用和中毒的条件、症状、诊断、治疗、病理性损害以及毒物的测定等,离不开毒物分析。
(5) 动物试验:即利用可疑物资用于实验动物以证明其是否能够产生与中毒病例相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中毒治疗
毒物侵袭机体,导致机能状态减弱或失调,甚至危及生命,阻止毒物对机体的继续损害的主要措施有以下方面:
(1) 消除或减轻毒物损害主要系统(器官)所致的病理变化。
(2) 非特异性拮抗药物的应用。
(3) 维护机体内环境平衡,减轻毒物的危害。
各种毒物的毒性及作用于机体的靶器官不同,有的可引起全身性中毒,有的可损害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器官。某些毒物还具有致突、致癌、致畸作用。防毒技术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 暴发流行时的处理
应做好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将病猪进行分类,即时收集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细菌学的检验工作,以明确病因。
(2) 对症治疗
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血压下降者予升压药。高热者用物理降温或退药热药。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过敏型。以抗组织胺药物治疗为主,如苯海拉明等,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精神紧张不安时应给镇静剂。
(3) 抗菌治疗
通常毋须应用抗菌药物,可以经对症疗法治愈。症状较重考虑为感染性食物中毒或侵袭性腹泻者,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如丙氟哌酸、呋喃唑酮、氯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葡萄球菌的食物中毒可用苯唑青霉素等治疗。但抗菌药物不能缩短排菌期。
(4) 加强护理,促进健康
保持猪舍安静清洁,定时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消毒,晨间护理彻底细心,定时巡视,禁止期间饮用任何有毒物质,对于尚有食欲的轻微病症应该给予少量的青绿多汁饲料和洁净饮水。
中毒预防
(1) 健全防病防毒制度,采取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制订切实可行的防病制度,并有专人负责督促检查。
(2) 严格遵守有关毒物的保管和使用规定
(3) 坚持遵守饲料加工配制的操作规定,严禁发毒、变霉的产品食喂动物。
(4) 坚持工业三废排放规则,实行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全方面统筹兼顾。
(5) 坚持养殖场所有的卫生标准,坚持卫生标准制修订与实施并重。
(6) 注意自然物中的毒物,确切掌握中毒疾病的发生、发展动态以及规律,以便制订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案,给予贯彻执行。
(7) 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措施,严格防止任何破坏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