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核心提示:猪价高了养殖户自然是最欣喜的,但是猪价也让屠宰企业、消费者和小商贩“压力山大”。然而,近几年猪价总是进入大涨大跌的极端,“过山车”式的行情走势让民、农、商交替受伤。
根据农业部最新公布的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数据显示,2016年8月能繁母猪存栏继续下跌,环比上月下跌0.6%,至3727万头,自2013年8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跌时间长达37个月,中间仅有2016年4月环比反弹了11 万头后又继续探底,同比连续36个月负增长。而8月生猪存栏较上月环比上涨0.2%,至3.77亿头,同比下滑2.8%,同比连续47个月为负,自2012年10月高点累计下滑20.3%,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母猪淘汰量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环保政策趋严,大量猪场面临强制拆风险。浙江约有50%的猪场面临拆除风险,在今年9月份前,浙闽两省的猪场拆除会持续推进,中部地区猪场拆除行动也正逐步启动,辽宁地区也已开始划定禁养区,预计未来猪场拆除将由南及北。
2、养殖户淘汰老龄母猪比例大幅上升。前期由于仔猪价格较高(6月份仔猪均价65元/公斤),部分养殖户延缓母猪淘汰时间仍使用老龄母猪用以生产。7,8 月份仔猪价格开始持续下跌,跌幅达19%,使得养殖户开始淘汰自身老龄母猪并进入正常补栏,老龄母猪淘汰量的出现大幅增长。
3、前次猪周期中部分养殖户永久退出行业,本轮周期中养殖户补栏情绪谨慎,多以恢复产能性补栏为主,尚未出现大规模扩产情况。
整体来看,今年小散户处于退市、修复和观望的阶段,而规模养殖企业虽然有扩产布局,但需要一个周期。加之环保力度愈加严格,导致多数养殖主产区均出现限养、禁养,而且这个进程是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的重新布局导致生猪存栏恢复速度受到一定阻碍。市场供需博弈激烈,猪价震荡调整。
目前能繁母猪存栏恢复依旧缓慢,市场猪源仍偏紧,猪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低。所以根据生产周期来看,能繁母猪存栏变化决定的是10-12个月之后的生猪供给,因此对应12个月后的生猪的供需最为紧缺,从而猪价出现高点,因此猪价或持续上涨至明年。养殖户切勿恐慌抛售,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避免集中抛售抑制猪价反弹。
后市分析:
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较昨日小幅下跌。除了港澳台西藏外,全国外三元均价最高省份为贵州省19.60元/公斤,最低省份为新疆省16.97元/公斤。华东地区猪价普遍下跌,仅有江西省上涨0.01元/公斤;西北地区猪价窄幅调整,甘肃省小幅上涨0.12元/公斤;华中地区涨跌互现,猪价窄幅调整;华南地区猪价持续小幅回调;东北地区涨跌互现,黑龙江省上涨0.11元/公斤,辽宁省与吉林省猪价下跌;西南地区猪价普遍下行,贵州省大跌0.60元/公斤。
尽管猪价持续下调,但今年猪价下跌空间有限。从供应方面来看,经过中秋前的集中抛售,市场猪源宽松。据农业部数据显示,8月份生猪存栏有所回升,供应终端没有太多利好。而需求方面,气温降低,市民对猪肉的采购远高于暑期,同时国庆的猪肉消费也有利市场。结合供需来看,近期猪价震荡下行的可能性较大,而十月猪价受生猪产能恢复缓慢的影响,不会出现太大的下跌,但猪价上涨亦无力支撑。昨日农业部公布九月第二周的仔猪价格,从今年六月开始,仔猪价格随猪价持续下跌,我国生猪产业正改弦更张,许多小散户没有信心继续从事养猪业,后期来看养猪成本将越来越大,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才有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