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各位看官大家下午好,今日全国外三元均价为18.25元/公斤,相比昨天下降了0.02元。。生猪市场当下已经进入8月份,而这也是生猪走势相当关键的一个时期。就往年2010-2015年历史数据来看,除了2012年8-9月猪价是下跌的之外,其余年份均是上涨。由于今年情况较为复杂,市场上看跌、看涨的分歧较大。除了猪价,我们还需要关注国内生猪市场的结构调整。
众所周知,因为环保的要求,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近两年加强了生猪养殖的管控,特别是被划为禁养区的地方,那更是直接拆迁没商量。所以众多养殖户在我们后台留言,猪价涨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有地方养!根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5年在因亏损自然淘汰以及被拆掉的养殖户一共有500万户,全国大概减少了12.5%。
但2015年全国生猪出栏减少了2685万头,相当于下降了3.65%。若平均到500万养殖户上,一家养殖户在5头左右。也就是说,2015年退出市场的养殖户大部分是抗风险能力差的小散。
一、小散大幅退出,大集团表现如何?
图1 几大养殖企业2014-2015年对比
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大企业来说2015年不仅出栏量没有下降,反而均是增长的,特别是温氏,2015年生猪出栏量增长了317万头。
所以我们可以说,在面临低迷行情的时候,大企业的承压能力要比散户更具有优势。特别是温氏这样的巨无霸,养殖成本低、技术经验丰富、资金雄厚、人才储备充足等优势下,其综合竞争力是散户们难以匹敌的。
特别是2015年以来,农业部、财政部等部门接连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政策,以引导生猪养殖朝规模化发展。很明显,国家将在未来五年、十年内大力扶持规模企业、集团企业的发展。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年众多饲料企业纷纷转型生猪养殖,并非是看好这两年的行情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要抓住这一次国内生猪养殖业调整的机会。只有生猪养殖业务的扩大,才能带动饲料、动保等产品的销售。特别是新希望、正大这些致力于食品终端的企业,更是需要有自己全程可控的生猪养殖板块。
二、于是乎,我们看到正大、新希望六和、正邦、大北农、唐人神等等一大批饲料企业呼啸而来。
表1 当下养殖、饲料巨头们的扩张目标
一眼望去,各种目标全是5000万头、3000万头、1000万头,稍微低一些的,也有300万、600万头。就完成的目标来看,大部分集中在2020年、2025年这两个时间段,假设按照2025年全部目标完成,那么以上12家企业出栏以及控制的生猪就已经高达1.71亿头(是的,是亿头),占全国生猪出栏的24.4%。
目前看生猪养殖最大的企业是温氏,年出栏1535万头,占全国的2.16%,还不足以对全国生猪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但是未来十年后,温氏生猪养殖占比达到国内10%,那将又是另外一番天地。特别是其他大集团的步伐也在加快,在土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谁先抢占资源,谁就有话语权。整个上半年来看,表1中的几大企业就如同在搞竞赛,到处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政府进行洽谈、合作。以大北农为例,仅仅上半年在东北地区就已经拿下了100万头生猪养殖的项目。比如大北农辽宁投资建百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从考察到落地,仅仅用了83天!
除了表中所显示的,其他山东环山集团、安佑、双胞胎、禾丰等企业都提出了生猪养殖扩展以及发展的计划。
三、看起来倒是风风火火的,问题是,这么多的饲料企业扎堆来养猪,真的能养好么?
有资本、有饲料,就可以牟足了劲儿往前冲了么?
温氏从1997年开始涉足生猪养殖,到2015年用了18年的时间生猪出栏达到了1535万头,平均每年增长85万头。而当下不少企业提出要用五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实现600万头、乃至1000万头。纵然是当下生猪养殖的起点更高,但是也难免有浮夸的嫌疑。特别是表1中的不少企业,其实很早就在提1000万头的目标了,提了好几年,也没有看到最终出栏量增长多少。
除开部分企业炒概念的成分,那些真心致力于发展生猪养殖的企业又能做得怎么样?
对于养猪,除了资金,人才和技术同样重要。特别是几百万头、一千万头这种宏大的目标,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不论是自繁自养,还是走公司+农户的模式,人才都是这些企业难以跨越的坎儿。
再说技术,从猪场的建设、种猪、种苗、饲料营养、疾病防治、品质控制、市场营销等等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或技能,而这些特别需要多年的经验以及成熟的机制。
特别是国内适合生猪养殖的土地是有限的,按照长江划分,长江以南350万平方公里,长江以北610万平方公里。相比起已相对饱和的南方,北方的吸引力显然更大。但是这也不代表这610万平方公里都适合养猪,也是有个饱和的点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几大企业都在拼了命得抢地盘。于是有企业说了,我们不是自繁自养,我们走公司+农户的模式,养殖户来养可以解决土地的问题。但是这个时候的关键所在却是,如何能够与农户建立良好且长期的合作关系,如何解决农户在资金、技术、环保上的需求,如何真正给农户带来利益,这也是一个相当考验企业智慧与胸怀的。
而对于我们中小散户来说,如果本身自己有能力转型升级到家庭农场类型的,要尽快转型了。虽然整体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家庭农场是符合国家的发展政策,经营得好的话,同样大有可为。如果缺乏资金、技术的,可以考虑与大企业合作,这么多的企业要做公司+农户,我们散户也可以对比一下。当然,几家猪场联合组成合作社在不少地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