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热浪蒸腾,这是养猪场管理者们全年生产运作中最感头痛的时段。由于高温对猪群造成的危害,直接影响全年生产计划的完成和利润目标的实现。因而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做好降温防暑确保猪群安全度夏,已为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所认同、所关注,向来是猪场夏季生产管理重要的工作内容。但遗憾的是,不把降温防暑工作当回事的场家仍为数不少。
今年提前一个星期进入夏季,且据相关人士预测,今年很可能出现持续干旱,气温将异常酷热,加上当前猪病如此严峻复杂,夏季猪群防暑工作稍有懈怠,猪群在持续高温热浪的袭击下,后果将不堪设想。如何做好降温防暑,确保猪群安全度夏,更成为今年夏季养猪生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现就笔者在养猪生产第一线的长期实践和体会,谈谈夏季热应激对养猪生产的深重危害及降温防暑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1、猪是最容易产生热应激的动物
恒温动物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是通过产热和散热的相互平衡来实现的。而散热一般是靠热传导、热辐射、对流和蒸发等方式来完成,在适温区内(一般认为大猪、种猪为18~21℃),动物体产生的热量主要是靠热传导和热辐射来散发,当环境温度超过适温上限时,汗腺发达的动物主要靠大量排汗,借助汗液的蒸发散热,而生猪几乎是缺乏功能性汗腺的动物(只是鼻盘处有汗腺),且皮脂丰厚,高温状态下,猪只依靠那么一点丁鼻盘汗腺排汗蒸发来散发体热,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猪是最怕热的,是最容易产生热应激的动物。在高温环境中,猪只往往本能的寻找浅水坑或泥潭等潮湿的地方恋水滚泥或在粪尿处躺卧,借助热传导和热辐射来散发体热,以保持自身体温的恒定。而集约化的饲养模式,已在很大程度上剥夺和限制了猪只的这些自由选择行为。若不采取人为的补助手段加以满足,猪的体热因得不到充分散发而积蓄体内,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异常反应。如体温急剧上升(有时达43~44℃),肝糖原迅速耗尽,呼吸促迫,心跳疾速,最后因呼吸和心力衰竭,导致急性中暑死亡,这就是集约化养猪场猪只对热应激最敏感的原因所在。
2、持续高温对猪群的严重危害
2.1中暑造成猪只的直接死亡与诸多疾病频发,猪群死亡率剧增
如上所述,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中,集约化养猪场的猪群极易发生热射病,严重时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同时, 在高温的环境中猪只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免疫力、呼吸道、消化道粘膜抵抗力及肝脏解毒功能明显降低,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当猪群健康状况处于不良或亚健康状态下,诸多疾病的频发,将会导致猪群死亡率的剧增。
2.2在持续高温的应激下,导致猪群生长、生产性能严重危害
当在长时间非致命的高热环境影响下,猪为了生存适应, 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与行为机能方面的适应性强制改变,从而对猪的生长、生产性能产生了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给猪场生猪生产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主要表现为:
2.2.1公猪性欲减退,配种受胎率大幅度下降
公猪睾丸实质温度一般在28℃以下,比体温低得多,当热应激时,睾温失控,精细管上皮细胞变性,直接影响精子的发育与成熟,导致公猪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低劣(如精液量减少,异常精子增多,精子活力低下等),造成与配母猪配种受胎率大幅度下降。热应激对公猪产生的负面影响往往会持续到2~3个月以后(因精子从生成到发育成熟约需55天),以至每年下半年母猪产仔数急剧下降和返情率明显增加。
2.2.2 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死亡率增高
高温可抑制脑垂体功能,黄体激素(LH)和卵泡激素(FSH)分泌减少,直接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热应激时,猪的体表血管扩张,血流分布改变: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内脏及性器官血液灌注减少,卵泡营养供应不足,发育受阻,由此造成了后备母猪发情延迟和发情异常;妊娠母猪因胚胎营养供应不足发生胚胎早期死亡、早产或流产;分娩母猪,妊娠后期食欲减退,体能贮备减少,加上分娩时高耗能应激的双重危害以及激素调节机制障碍,往往出现产程延长,弱仔、死胎增多,滞产,胎衣不下,子宫收缩不全,产后感染和无乳综合症发生机率增多,断奶后再发情延迟,再配种受胎率下降。哺乳仔猪因母乳缺乏,营养不足,抵抗力弱,黄白痢和其它疾病频频发生,有时造成初生小猪大批死亡。断奶活重降低,整齐度差,为日后保育和生长育肥阶段的管理增加难度。
2.2.3 生长育肥猪生长严重受阻,饲养成本大幅度提高
受高温影响,猪只采食中枢兴奋性受到抑制,采食量下降,饲料消化率和转化率均受到严重影响。实践证明,当环境温度超过适温区上限5~10℃时,猪的采食量降低6~10%,又有资料记载,当环境温度超过适温区上限时,每升1℃,生长猪日增重就会减少 30g/头。按此类推,一头60kg活重的生长育肥猪在环境温度35℃的环境下,实际超过其适温区上限14℃(35℃~21℃),则每天每头少增重 420g(14℃×30g),这仅是正常日增重的50%左右(育肥猪日增重一般为800~900g)。这就是说,在热应激状态下,育肥猪出栏时间比正常出栏时间推迟一半左右,这对于一个规模化猪场造成何等重大的损失,不言而喻。
2.2.4 猪体免疫力遭到抑制,猪群疾病增多。
长时间的热应激导致免疫抑制,猪体抗病能力下降,同时由于高温高湿,病原繁殖,昆虫孳生,成为某些疫病发生的诱因,由此导致猪群多种疫病的发生,给猪场疫病控制工作加大了压力,这对于疾病日趋复杂的当今,无异于雪上加霜,火上加油。
2.2.5 猪只自洁行为紊乱,增加生长管理难度。
在高温影响下,为了散热,猪只的自洁行为紊乱,猪在栏内睡卧的地方排泄粪便,在粪尿污水中打滚躺卧,猪床、猪身污秽不堪,猪群骚动不安,咬斗行为加剧,群体和谐关系破坏,各种应激增多,这就大大增加了生产管理上的难度。同时,为了降温防暑采取的各种相应措施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也给猪场增加了负担。
3、降温防暑综合措施
降温防暑是消减热应激对猪群危害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猪群安全度夏的有效措施,各猪场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落实防暑降温综合措施,确保猪群安全度夏。
常用的降温防暑措施有:
3.1 屋顶淋水降温
此法适用于所有水泥、油毛毡、铁皮、石棉等易于产生热辐射的瓦面结构封闭式猪舍。
方法是:在猪舍屋脊正中,架设一条塑胶水管(软硬均可),在每相距0.3~0.5m处钻一小孔,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并安上阀门,另一端封堵。当打开进水管阀门开关时,清水注入水管并从各小孔喷涌而出,湿透冷却瓦面,减少热幅射,从而达到舍内降温的目的。可于每天最闷热时候,定时开启阀门,淋水降温。此法简单易行,降温速度快捷,效果显著,一般猪场都有能力和条件安装,但用水较多。也可用冲栏高压水管于每天高温时段定时直接冲淋屋顶瓦面。
3.2 舍内喷雾降温
此法适用于猪只较为密集的育肥猪舍、定位栏妊娠猪舍或空怀配种猪舍等开放式猪舍。做法基本上与屋顶淋水降温装置相似,不同的是,所用的塑管均为硬管(或铁管),且架设于室内半空,水管上不是钻孔漏水,而是安装雾化喷头(喷头相距0.5~1m),当进水阀门打开后,清水借助压力从喷头处呈均匀雾状喷出,通过水雾的直接冷却和蒸发吸热,达到舍内降温的目的。此法易于安装,便于操作,且降温速度快,降温效果好,投资也不大,一般猪场都可以安装。但由于此法致使环境湿度过大,不宜用于产房、保育舍等密闭式猪舍。若接上消毒药水,又是一种极好的舍内消毒装置。但应注意,在安装时,需将喷头开口置于水管上方,否则容易因水中泥沙杂质沉淀堵塞喷头。
3.3 滴水降温
此法适用于分娩舍母猪或定位栏妊娠母猪的降温。最简单的做法是:在产床(或定位栏)母猪头颈上方,安装一条硬塑管,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安装上水阀,另一端封堵,于水管正对母猪的颈肩位置钻一小孔。当进水阀门打开后,清水即从管孔中溢出,滴注于母猪头颈或颈肩部,借助滴水冷却和蒸发,达到猪体降温的目的。此法简单易行,既能为母猪降温又可保持猪床相对干燥,保护仔猪(仔猪忌潮),是目前规模化猪场产房母猪降温普遍采用的方法。此法投资少,效果好,最适于中小猪场推广应用。但操作时进水管阀门调控要得当,调得太大,水大量喷出,猪床潮湿,调得太小,则水管末端小孔无水滴出,调控时应以所有小孔均能滴水且保持每分钟滴30~60次为宜。
3.4 风扇吹风或抽风机抽风降温
在配种舍、妊娠舍或保育舍安装大功率风扇或抽风机,通过纵向扇风或抽风,加速舍内空气对流,达到降温的目的。保育舍和分娩舍可安装摇头壁扇,但需注意安装位置和高度,防止对小猪直接扇风。此法易于操作,且对及时排除室内有害气体具有十分良好效果,对于那些缺少地窗,有害气体难以通过自然通风得以排除的封闭式猪舍,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应对办法。但此法电耗大成本高。
3.5 冲水管直接喷淋
这是最直接、最便捷的降温方法,适用于猪只较为密集的育肥猪舍、定位栏妊娠猪舍或空怀配种猪舍、公猪舍等开放式猪舍。可于毎天高温时段(一般为10:00~16:00),用冲栏的高压冲水管直接冲淋猪身、墙壁、顶棚和地面,有较好的降温效果。
3.6 增开地窗,增加猪舍自然通风
实践证明,最大限度的增加通风与对流,是降低舍内环境温(湿)度的好办法。封闭式猪舍应尽可能多的增开地窗数量(在猪舍与地面或猪床平面等高的墙壁上开凿),闷热时段(或全天候)打开门户和地窗,增加自然通风。
此外,还有水帘降温,空调控温等办法,降温效果良好,但投资较大,成本较高,有条件的场家(如规模化种猪专业场)应该采用,而一般中小猪场则应量力而行。
3.7 搭建遮阳阴棚
有条件的可在猪舍屋顶架设遮荫棚架, 种上攀爬类藤蔓植物(如水瓜、丝瓜、葡萄等), 攀爬后可挡住阳光对屋顶瓦面的直接照射, 也可以于棚架上拉盖遮阳网, 以消减瓦面对舍内的热幅射。
3.8 添加药物调理,增强机体抗热应激能力:
实践证明,在生猪夏季日粮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调节猪体生理功能,对预防和消减热应激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炎热夏季,热应激常引起猪体液中的钾离子和碳酸根负离子的排出量大增,导致低钾血症,从而出现电解质平衡的紊乱。由于钾离子能够改变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还能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入和蛋白质的合成,故电解质失衡抑制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在高温时母猪日粮应补足钾,每千克日粮添加 0.35 mg氯化钾和 1~2 g碳酸氢钠(小苏打),以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维持机体的酸碱动态平衡,能有效提高猪的抗热应激能力。
添加混饲的药物可选用:小苏打、维生素C、维生素E、氯化钾、铬、牛磺酸以及在饲料中添加具有开胃健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如山楂、仓术、陈皮、槟榔、黄芪、板兰根、穿心莲和龙胆草粉等;可供混饮的药物有:电解多维,亚硒酸钠维生素E、维生素C和补液盐等。
3.9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人为热应激
3.9.1. 提供充足清洁卫生饮水
夏季猪只饮水需求量较大,应供给猪只充足清凉洁净的饮水,除喂料时间外,要保持水槽内不能断水。使用自动饮水器应确保有足够的水流速度,为控制热应激调节猪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在饮水中可加入电解多维、0.1%~0.2%的人工盐、0.5%的碳酸氢钠等。
3.9.2 降低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温度,在高温季节应减小养殖密度,正常情况下夏季猪群的饲养密度为: 断奶仔猪0.4 m2/头、生长育成猪0.8m2/头、育肥猪1.2 m2/头。组群也不宜过大,猪群以每组8~10头为宜。
3.9.3 合理调整猪群夏季日粮配方
在高温条件下,猪为了减少体增热,减少产热负担,造成了采食量的普遍下降,导致了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和配种繁殖。因此,对猪群夏季日粮的合理调整,是克服热应激、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哺乳母猪对能量的需求很高,而泌乳期的采食量往往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为此,不得不动用自身原有的体能贮备,从而导致了断奶后母猪的普遍失重,热应激状态下,这种情况更趋于恶化。因此,夏季哺乳母猪应采用高能量(净能)、高氨基酸和合理蛋白质的饲料,基本营养浓度应为:净能≥10MJ/kg(即消化能≥14.25MJ/kg),可消化赖氨酸≥0.85%,粗蛋白16.5%左右。并在配制饲粮时,选用体增热少净能高的原料(如磷脂或植物油等),少用体增热大而净能低的原料(如麦麸)。在生产实践中,许多猪场哺乳母猪饲料的净能明显不足(尤其是夏季),但相关技术人员却仍然在饲料中增加鱼粉、豆粕等蛋白质原料,企望以此提高母猪泌乳量,结果事与愿违;有人主张把猪群夏季日粮中的能量降低,认为这样就可以减少猪只体增热,避免热应激,岂不知,这对于种猪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和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都是极为不利的,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夏季热应激状态下,猪群的采食量普遍下降,导致营养摄入的不足,只有通过提高营养浓度,才能得以补偿。笔者通过长期实践和对众多猪场的访问证实,在夏季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3%~5 %的植物油或动物油(注意高温灭菌),把麦麸比例控制在6%以下,把净能调至10MJ/kg,可消化氨基酸0.9%左右,粗蛋白不低于16%,对于改善母猪体脂、恢复母猪体力、确保充足泌乳以及防止断奶后失重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
3.9.4 调整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
每天喂猪应避开午间最热的时段,早上提前喂料、下午推后喂料,尽量避开天气炎热时投料。一日投喂5次:凌晨4时、上午l0时、下午4时、晚上9时各喂一次, 夜间加喂1次。
3.9.5 改变饲喂方式
可将干料饲喂方式改成拌水湿喂,并少喂勤添。种猪宜补喂部份青绿饲料。
此外, 注射疫苗和转群应避开午间最闷热时段,宜于清晨或晚上气温较低时进行,引种应安排在夜间或阴天运输。
对于发生急性热应激导致的中暑病例,应妥善处置、积极治疗:迅速将患猪放置于通风阴凉处,保持安静,并用冷水充分喷洒其头部和全身,也可用冷水反复灌肠,还可用食醋兑水反复喷其嘴鼻部。在耳尖或尾尖放血200~300ml后,耳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 500ml+V-C¬10ml+10%樟脑磺酸钠5ml。也可以灌服补液盐(或任其自饮)。为降低其体温可肌注2.5%氯丙嗪5ml或30%安乃近 10ml。在抢救病猪的同时,对已发生中暑病例的猪舍实施降温(打开门窗,对猪群、猪床及屋顶瓦面等进行充分喷淋)。
总之,目前正值炎夏,处处热浪袭人,猪群正面临严重威胁,降温防暑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各个猪场业主应根据自身具体条件, 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确保猪群安全度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养猪生产的正常运作,才能完成生产计划,实现利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