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鸡组织滴虫病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传染性肠肝炎或鸡黑头病,是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主要特征是盲肠出血肿大,肝脏有扣状坏死溃疡灶。
病因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为多样性虫体,大小不一。火鸡组织滴虫的生活史与异刺线虫和存在于鸡场土壤中的几种蚯蚓密切相关联。鸡盲肠内同时寄生着组织滴虫和异刺线虫,组织滴虫可钻入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繁殖,异刺线虫卵可随鸡粪排到体外,成为重要的感染源。土壤中的蚯蚓吞食异刺线虫卵后,组织滴虫可随虫卵进入蚯蚓体内。当鸡吃到这种蚯蚓后,便可感染组织滴虫病。常发生于2周至4月龄鸡,散养鸡多见。本病的发生与盲肠内异刺线虫有关,蚯蚓作为搬运宿主具有传播作用。
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翅下垂,呈硫磺色下痢,头部皮肤发绀,变成紫黑色,故称“黑头病”;病鸡主要表现为盲肠和肝脏严重出血坏死,盲肠内含有血液,切开肠管可见红黄色干酪样物质凝结棒状内容物。肝脏肿大,表面有特征性扣状凹陷坏死灶。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建议采用笼养方式,用驱虫净或伊维菌素定期驱除异刺线虫;发病鸡群用0.04%、0.03%和0.02%的痢特灵拌料,各用2天或用0.1%的甲硝唑拌料,连用5~7天。
传染性喉气管炎
病因该病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各年龄鸡均可感染,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典型。病鸡及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经上呼吸道及眼内传染,被呼吸器官及鼻腔排出的分泌物污染的垫草、饲料、饮水和用具可成为传播媒介。
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维生素A缺乏,寄生虫感染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此病在同群鸡中传播速度快,群间传播速度较慢,常呈地方性流行。
症状病鸡呼吸困难,抬头伸颈,并发出响亮的喘鸣声,表情极为痛苦,有时蹲下,身体随着一呼一吸而呈波浪式起伏;咳嗽或摇头时,咳出血痰,血痰常附着于墙壁、水槽、食槽或鸡笼上,个别鸡嘴有血污。将鸡喉头用手向上顶,令鸡张开口,可见喉头周围有泡沫状液体,喉头出血。若喉头被血液或纤维蛋白凝块堵塞,病鸡会窒息死亡。死亡鸡鸡冠及肉髯呈暗紫色,死亡鸡体况较好,死亡时多呈仰卧姿势。
在喉和气管内有卡他性或卡他出血性渗出物,渗出物呈血凝块状堵塞喉和气管,或在喉和气管内存有纤维素性的干酪样物质。呈灰黄色附着于喉头周围,很容易从黏膜剥脱,堵塞喉腔,特别是堵塞喉裂部。干酪样物从黏膜脱落后,黏膜急剧充血,轻度增厚,散在点状或斑状出血。鼻腔和眶下窦黏膜也发生卡他性或纤维素性炎。黏膜充血、肿胀,散布小点状出血。病鸡鼻腔渗出物中带有血凝块或呈纤维素性干酪样物。产蛋鸡卵巢异常,出现卵泡变软、变形、出血等。
防治措施一是坚持严格的隔离、消毒等防疫措施。新购进的鸡要用原群内少量的易感鸡与其作接触感染试验,隔离观察2周,易感鸡不发病,证明不带毒,此时方可合群。二是加强免疫预防。目前使用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弱毒苗。最佳接种途径是点眼,但可引起轻度的结膜炎且可导致暂时的盲眼,如有继发感染,甚至可引起1%~2%的死亡。故有人用滴鼻和肌注法,但效果不如点眼好;另一种为强毒疫苗。只能作擦肛用,绝不能将疫苗接种到眼、鼻、口等部位,否则会引起疾病爆发。擦肛后3~4天,泄殖腔会出现红肿反应,此时应能抵抗病毒的攻击。一般首免可在4~5周龄时进行,12~14周龄时再接种一次。
治疗一是继发细菌感染,死亡率会大大增加,大群鸡用诺瑞隆口服液和加替沙星各2瓶,上午集中一次饮水,银翘散1袋和泰达新2瓶下午集中一次饮水,连用5天。二是肌注喉气管炎高免卵黄抗体2毫升,隔天再肌注1次;三是中药治疗。金华平喘散、清瘟败毒散,每天晚上集中1次拌料,连用7天。
绦虫病
鸡绦虫病是绦虫寄生于肠道内,引起鸡粪便稀薄、产蛋率下降、蛋壳颜色变浅、蛋重轻、畸形蛋增多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6~11月份多发。
症状青年鸡采食下降、饮水增加,体重增加减缓,鸡群发育迟缓,均匀度差。病鸡表现呆滞、羽毛蓬乱,冠髯苍白,消瘦死亡。产蛋鸡呈现消化障碍,消瘦贫血,鸡群互喙和啄肛现象增多。蛋壳颜色、硬度以及蛋黄颜色都变差,蛋也变小,产蛋量停止增长或明显下降。绦虫头节深入到肠黏膜下层,破坏肠黏膜形成结节样病变,引起出血性肠炎,粪便稀薄呈淡黄白色血样黏液,粪便成型呈高粱样红褐相间粪便。粪便中发现孕节,节片芝麻粒至大米粒大小,乳白色,有时可见节片蠕动。虫体的代谢产物可引起病鸡自体中毒,呈现神经症状如痉挛等。剖检时小肠粘膜肥厚,充血,可发现成虫。寄生部位呈针尖大结节样病变,中央凹陷。大量虫体聚集时,引起肠堵塞,可造成肠破裂和腹膜炎,严重时导致死亡。
病因鸡绦虫的感染与中间宿主密切相关,所以控制和减少中间宿主有助于预防绦虫。其中间宿主主要有蚂蚁、苍蝇(蝇蛆)、蛞蝓、螺蛳、金龟子步行虫等甲虫。
预防治疗一是定期驱虫。60日龄青年鸡,120日龄初产蛋鸡,各驱虫一次。成年产蛋鸡,5月与8月各预防驱虫一次。由于夏秋季节是中间宿主苍蝇和甲虫大量繁殖季节,是蛋鸡感染绦虫的重要阶段,所以8月份驱虫尤为重要。二是加强预防。应经常清除鸡粪,进行发酵处理,以杀死孕卵节片中的虫卵。苍蝇开始繁殖季节在饲料中加入环丙氨嗪,抑制蝇蛆繁殖。
治疗一是每公斤体重用20毫克吡喹酮拌料,集中1次投服。5天后再用1次。每吨饲料添加鱼肝油500克,连用7天;二是用槟榔煎剂饮水。每公斤体重用槟榔粉1克加水煮成槟榔液,槟榔粉用量不能太大,以免中毒。用纱布滤去药渣,冷却后待用,一般服完药后2小时内开始排虫,持续1~2小时排完。用吡喹酮第二次驱虫后产蛋率开始恢复,20天后产蛋恢复正常。
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一种普遍发生原虫病,在饲养管理较差的鸡场,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有时可达80%,耐过的鸡生长发育也受到严重影响,并成为带虫鸡。成年鸡感染球虫后,多不发病但带虫,对鸡的产蛋和增重也有一定影响。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严重危害鸡的寄生虫病。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最易感染,气温在20℃~30℃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最为流行。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死亡率20%~50%不等。患鸡多愈后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差。
病因病原是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多种艾美耳球虫。其共同特征是每一个卵囊内有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又有2个子孢子。目前我国已发现世界公认的寄生在鸡肠道内的9种艾美耳球虫,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强,它们分别寄生在鸡的盲肠和小肠。这9种艾美耳球虫可根据它们卵囊的大小、形状、颜色、在外界的孢子化时间、从宿主吞食卵囊到从宿主粪便中排出有卵囊所需时间、寄生部位、病变等特征加以鉴别。
球虫通常以卵囊阶段排出体外,卵囊外形呈卵圆形、椭圆形、圆形与瓜子形。基本结构包括卵囊壁和原生质团,有的卵囊在稍尖的一端有卵膜孔,有的内膜突出于卵膜孔形成极帽。卵囊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经孢子生殖在其内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内又形成子孢子,孢子化的卵囊具有感染性。
防治措施在养殖过程中,除选好鸡苗和饲料,科学规范饲养管理外,消毒是预防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圈舍、食具、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杀消毒液(按说明用量兑水)泼洒或喷洒消毒。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本病流行季节,投喂维生素A、维生素K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雏禽期可用抗球虫类药物按最佳剂量拌料投喂3~5天。
防治鸡球虫病的药物很多,考虑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建议养殖户在用药时根据当地市场的供药品种对症选用,并交替使用。一种药物可连续使用5~7天,间隔数天后再换一种药物。若天气干燥,鸡群健康,间隔时间可适当长一些。用户在使用各种抗菌药物防治鸡其他疾病期间不必再使用抗球虫药物,因为一般抗菌药物对球虫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