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传染性脑脊髓炎是主要侵害雏鸡的一种病毒病,以共济失调和头颈部震颤为特征。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病原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病原体是鸡脑脊髓炎病毒,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成员。各野毒的毒株问没有明显的血清学差异,但其致病性常不相同。有些毒株有明显的嗜肠性,能从粪便中排出和经消化道感染;另一些毒株具有较强的嗜神经性,通过消化道以外的途径感染各种年龄的鸡,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病变。
鸡脑脊髓炎病毒能在鸡胚 成纤维细胞和鸡胚肾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呈现细胞变圆、固缩和胞浆颗粒变性等细胞病变。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流行病学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试验证明: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并可持续排毒5~12天;给初生雏经口感染鸡脑脊髓炎病毒时,在感染后的3~36日内能从粪便排出病毒。病毒在粪便中能存活4周以上,当易感鸡吃食了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时,便可经消化道发生感染。产蛋母鸡感染后,尤其是3周以内所产的蛋均带有病毒,常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用带毒种蛋孵化时,-sJ,部分鸡胚在孵化中死亡,大部分能孵出雏鸡,但常在1~10日内发病.呈现脚软、脚麻痹和痉挛等症状,并不断排毒,成为传染源。此外,也可经污染的空气、尘埃而经呼吸道传播。
各种年龄的鸡都有易感性,感染日龄越小症状越重。发病主要是1~25日龄雏鸡,尤其是7~14日龄的雏鸡更易感。成年鸡常呈隐性感染。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冬春季节多发。该病主要发生在没有免疫的鸡群,带有被动抗体(母源抗体)的雏鸡(初生雏)也不会发生感染。病的传播迅速。雏鸡的发病率一般在lo%~20%,最高可达60%,死亡率平均为10%,有时可超过50%。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症状与病变
由于发病雏的年龄和感染途径的不同,其潜伏期的长短也不相同,一般为l~7天,经口感染的雏鸡为11~44天,经胚胎感染的则潜伏期更短。
初期病鸡表现行动迟钝,继而出现共济失调,病雏不愿走动而蹲坐于跗关节上,强行走动时,步态摇摆不定或向前猛冲后倒下。有的病雏两脚叉开,翅膀着地。头颈震颤,尤其是受到刺激时,震颤更明显而持久。病雏不能采食和饮水,部分病雏一侧或两侧眼球晶状体混浊,瞳孔散大和失明。1月龄以上的鸡常无任何症状和病变。产卵母鸡感染后,可不出现症状,仅见产卵率下降,一般可降低5%~10%o,有时可高达20%以上,但通常经2周左右即可恢复。
病死鸡的眼观病变不明显。在病理组织学检查时,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在肌胃的肌壁内见有特征性的小型淋巴细胞密集性病灶。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诊断
对初生雏和中雏,根据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可做出初步诊断。但在初发病鸡场为了最后确诊,应采取脑、肌胃、血清等病料,送兽医检验部门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分离病毒或做琼脂扩散试验。诊断中应注意与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维生素B。缺乏症、维生素E缺乏症等鉴别。
ND时,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发病,除可出现神经症状和两腿麻痹外,病鸡呼吸困难、排白色或绿色稀便,消化道和其他内脏器官病变明显。对鸡群实施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时,即可鉴别。
马立克氏病多发于3月龄以上的育成鸡,两腿麻痹呈劈又姿势。剖检时在各实质脏器和卵巢上见有肿瘤,或坐骨神经变粗,似用开水烫过一样,灰白色,横纹不清。取病鸡羽髓做马立克氏病琼脂扩散试验时呈现阳性,即可鉴别。
维生素B。缺乏症时,病鸡两腿瘫软。特征是趾爪向内蜷曲,两脚不能走路,强迫行走时,病鸡只能用跗关节和翅膀走动。腿部肌肉萎缩并松弛,皮肤干而粗糙。补充维生素B2后,症状很快消失。
维生素E缺乏症多发于15~30日龄的幼鸡。主要呈现共济失调,头向后方或下方弯曲,有时向一侧扭曲,两腿呈有节律性的痉挛(交替发生急速收缩和松弛),但翅膀或腿不见完全麻痹。剖检时可见小脑出血、液化坏死,脑膜出血、水肿,小脑表面也可见有小出血点。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防制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现病鸡立即淘汰。对感染鸡群应做好隔离饲养,加强消毒。感染鸡群3周内所产的蛋含有病毒,不能用于孵化。完全康复后的鸡群所产的蛋可用于孵化,并可使雏鸡获得母源抗体。对10周龄以上的健康育成鸡,不迟于开产前4周,可用鸡脑脊髓炎弱毒疫苗(1143毒株)采用饮水免疫法进行免疫。产蛋鸡群不能用此弱毒疫苗免疫·否则能引起产蛋率下降10%o~15%。接种后4周内所产的蛋不能用于孵化。鸡宰杀前21天内不要进行免疫。
雏鸡和成年鸡可在颈背部中下1/3处皮下注射或胸、腿部肌内注射0.5毫升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灭活疫苗,雏鸡免疫期6个月以上,成年鸡12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