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引言:养猪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过去几年养猪业持续不景气,在熬过了淘汰、拆迁的寒冬后,终于,2015年下半年逐渐好转。随着业内整合大趋势,2015年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纷纷持续下降,不少业内人士预测2016或将成为养猪史上最赚钱的一年,这一趋势或许还会延续发热到2017年。于是许多的外行人觉得养猪有利可图了,都纷纷摩拳擦掌要加入养猪业,城外的人想进来了。
然而养猪究竟有多不容易,入行将会面临多大的投入,多大的风险,你们真的知道么?其实城里的人想出去,原因有下:
一、养猪脏、苦、累
谁都知道养猪是避免不了脏、苦、累的,天天和猪生活在一起,每天起得比猪早,睡得比猪晚,大半夜还得起来去巡栏。条件设备再好的猪场,也不能摆脱此种命运。当然没有一项工作是不辛苦的,所以这点苦对咱们养猪人来说也没什么。
二、高投入
养猪无疑是一项投入大,风险高的投资。
硬性投入
从选种购买仔猪、母猪,饲料,搭建猪舍等等,往少了说,百头母猪以内规模,至少你得投入几十万进去。要想规模稍大一点的话,起码也得投个上百万。想做集团的,当然面临更大的投入和行内压力。外来的和尚不一定就能好好念经。尤其是当前仔猪价格甚高,直接加大了投入的资本。这个时候加入养猪业,无形之中增加了风险。建议:业内可以趁仔猪补栏价低时期入,减少投入,减少风险。但切记盲目跟风和不自量力,看清形势,仔细酌量后在动手行动。
技术
专业技术不仅能提高养猪的效率,还能科学管理、对疾病进行提前预防和应急处理。不过这技术投入也是较大数额的一笔钱,包括疫苗、机器设备之类的。其主要的还是得聘用最合适的人,有经验、懂技术。建议:先员工内部培训,全面学习养猪技术和经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人工
猪场员工难找,用工荒、雇价高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的状况是60,70是猪场的主力,然而80,90基本极少。但是养猪要继续强化发展,就必须提高员工待遇。这是一种提前的战略性思考,更会是一项巨大的投入。建议:尽早考虑新生代们对工作和环境的要求,提前投资,把握先机。
三、高风险
环保法提高养猪业门槛
现今,随着全国各地猪场拆迁,养殖业正面临一场艰难的环保革命。无论各地的拆迁是真为了节能减排,还是暗地里为了争夺土地,养殖业的污染已经不容回避。养猪人希望干干净净赚钱,昂首挺胸走路,养殖场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实现环保工艺的升级换代,是必经之路。
养猪有误区
1、专家误区
专家并不等于专业,将简单变复杂,将复杂变简单。政府型专家,政治角度思考问题;学术型专家,学术角度思考问题;社会型专家,屁股坐哪为哪说话;生产型专家,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中国官方研究机构做学问比较脱离实际,几篇论文只要变成铅字,就可以变成教授、副教授。
2、种猪误区
养最赚钱的猪还是最漂亮的猪?正如相马与赛马的区别。
3、抗生素误区
抗生素滥用“三重罪”:
(1)“救命药”变成“致命药”;
(2)人畜集体成为“耐药一族”;
(3)加大养猪成本。
4、疫苗误区
疫苗种类打得越多越好吗?值得思考。
5、拉稀误区
动物拉稀是身体排泻有毒物质、保护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人可能做到不拉稀吗?控制猪拉稀的常用方法:高铜、高锌、高抗生素、血浆蛋白、肠绒膜蛋白……高铜、高锌饲料配方,对促进生长、控制有害菌引起的下痢方面有独特效果。但会加快饲料氧化酸败,同时造成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免疫力和绒毛的破坏也不可忽视,如损伤小肠绒毛、皮毛粗糙、消化率下降、免疫抑制、僵猪……
进口量不断加大和农牧电商
近年来,进口肉量不断加大,对国内生猪价格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扼制和冲击。“互联网”+猪开始兴起,由大型农牧集团试水,正在搅动整个行业的局面。
产能过剩
如今随着生猪和母猪的存栏量不断下滑,而带来了猪市的一片繁荣,但一旦各行业人员相继进入养猪业或现在行业者加大投入或扩产,产能得以迅速恢复。猪市必将重新陷入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猪价便会一跌不可收拾。那养猪业又将重新洗盘,寒冬又将再度开始。养猪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