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未来5-10年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如何?规模猪场与饲料企业有哪些合作新模式?围绕这些话题,农财年会论坛特别邀请了广东王将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肖学、广州博善生物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军、双胞胎集团副总裁王勇飞、广东万禾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万里四位嘉宾上台对话。辅音国际董事长赵明主持了此次圆桌论坛。在各位嘉宾自我介绍之后,赵明直切主题。
养猪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赵明:据你们观察,刚过去的5年中国养猪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未来5-10年将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王勇飞:根据我们在一线的感受,这五年散户在减少,养殖的规模在提高;猪的健康度每况愈下,猪变难养了;过山车式的猪价让养猪人变得理性;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管你是大猪场还是小猪场,都必须往自动化、机械化这个方向去走。
潘军:以前我们行业是养殖端,现在已经从养殖端走向了消费端,也就是食品的安全,甚至于包括口味。养猪者面对的挑战一个是环境的压力,另一个是养猪内部的竞争加剧了。未来有各种压力,化解压力的根本在于提高肉品质量,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叶肖学:现在大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了。我觉得这几年猪的健康状况是在改善之中,这得益于行内人努力和社会其他行业的支持。
以后的发展方向在哪?封闭性的产业链是温氏一个根本性的竞争优势。畜牧行业需重视两个关健词,成本和增值。要把握这两个因素,我觉得开放产业链的整合是一个方向。可能开放式的产业整合不一定会比封闭式的产业有劣势,因为封闭性的产业有行政指令,开放性的产业是由市场背景决定的,竞争可能生命力更长久。
张万里:这五年来感受最大的变化首先是企业的规模扩大得非常快,像温氏、牧源。其次,养猪人员特别是管理者的素质在提高。此外,大家都在重视繁殖成绩的提升。最后,明显感觉到发展的空间缩小,特别是土地和环保的压力加大了。
规模猪场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赵明:接下来请每个嘉宾简短分析规模猪场发展的瓶颈到底是什么?
王勇飞:作为规模大的猪场,土地是一个限制发展的因素,但是对于一些家庭农场来说,可能土地并非制约因素。我觉得大猪场和小猪场面对的情况不同,这个我问题要分开来讲。
叶肖学:王将公司最近5年的发展,我们在资金和人才、技术方面都没有问题,最大的限制就是土地。
潘军:我很赞成叶总的观点,我也认为是土地。
张万里:现在养殖业最大的问题除了土地的因素之外,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肯定会催生一些技术、管理问题。
赵明: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温氏在2014年的出栏头数是1200多万头。2014年养猪行业普遍亏损,但是温氏养猪利润还是很高,这就值得我们思考。
建议大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温氏解决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因为他把很多的育肥猪放在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主养自己的猪,责任心会比较强。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温氏所有的家庭农场在这三个方面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最匹配的,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生产成本低的原因。
饲企为猪场定制产品是趋势?
赵明:请问潘军博士,饲料定制是否是未来饲料企业服务猪场的一个必然趋势?博善生物是提供保健品方案的,那么目前你们公司为猪场定制产品做到了哪种程度?遇到了什么困难?
潘军:博善生物公司是做生物发酵饲料的,但是我们不是做传统饲料的,也不是传统的添加剂公司,更不是品牌孕育的公司,但这些内容在我们公司里都有体现。
发酵饲料是未来养殖企业一个很好的造益点。我们提出以研发来推动饲企和猪场建立合作关系。我们研发方便于猪场使用的发酵饲料,同时这种发酵饲料能够降低猪场生产成本。根据猪场实际需要,我们提供便利且能降低成本的工具,为猪场定制解决问题的方案。
未来猪场需要的不是配方师,而是营养师。通过营养师把猪的需求反馈到饲料研发中来是一个方向。关于为猪场定制产品的问题,我构思了很多,比如说一个产品做成几种类型的,提高采食量的,提高免疫力的或其他方面改善的,然后通过市场的反馈进行产品调整。
从出路来讲,我们做了一个猪肉品牌,叫做“脆口鲜”,尝试把我们的产品做得让消费者更认可,让消费者吃到更有风味、更加健康的猪肉。我们为猪场定制产品,定制的是营养解决方案,更是定制价值。
饲企和规模猪场的最佳合作点在哪?
赵明:请问双胞胎集团王勇飞王总,你认为未来饲料企业和规模猪场的最佳合作方式是怎样的?因为我们知道双胞胎集团现在已经介入了和规模猪场的合作。同时今年双胞胎集团提出了“三胞胎”的概念,能否详细谈谈这样的产品战略内涵?
王勇飞:目前为止双胞胎集团一般不做五年以上的规划,主要是做三年规划。目前我们以专业做饲料为主。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我们定位是“全球采购、全球眼光、中国市场”。
跟猪场合作,我们真正主打的一个是高性价比的饲料,一个是金融,一个是服务。最重要的是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假如猪场有兴趣,我们可以做一些定制化的服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是饲料企业,本分是做好物美价廉的饲料。饲企做好产品、猪场搞好养殖、金融提供资金支持,大家各司其职又一起合作,我们这个行业一定能够健康发展。
这些年大家很关注双胞胎集团能不能转型成功。首先我们分销做得很好,而且很适合我们做。现在家庭农场和大公司都在增加养殖规模。下一步双胞胎集团怎么办?就是直销猪场!我们从今年7月份启动直销,推出的“三胞胎”产品就是专门做直销的。现在我们直销一个月可以做到6万吨的销量。我们明年的目标是200万吨。而目前全国真正直销能够做到每月6万吨的饲企没有几个。这缘于我们公司所有的高层非常重视,董事长亲自负责江西市场的直销工作,我负责广东海南市场,营销总监负责广西市场。
不管是家庭农场还是公司化农场,未来都可能是我们的客户。但是我们现在重点在做100-200头母猪规模的猪场客户。不同规模的猪场都可能是市场,但是我们不会乱来。因为我们做饲料的清楚,5000吨的销量和10000万吨的销量,饲料成本差异非常大。我们公司做饲料一定要集中所有的精力,争取最快的时间做上一万吨。但是一个猪场真正要生产1000吨、2000吨饲料是很难的。所以,我觉得未来我们跟猪场可以合作,这里面真正需要解决的就是信用问题。双胞胎集团只直销大猪场,产品好不好大家可以去对比。
赵明:王总把很多实质性的东西讲出来了,的确双胞胎集团的定位做得最好,双胞胎集团从来不是吃着碗里望着锅里的,这叫知止,双胞胎是一个能做到知止的企业,所以他才能够创造这样的成绩。
猪场还有必要自建饲料厂?
赵明:接下来请问来自规模猪场的叶肖学叶总和张万里张总,大型猪场是否还有自建饲料厂的必要?作为大型的种猪场,你们最希望和饲料企业实现怎样的合作?
叶肖学:猪场需不需要自建饲料厂不能一概而论。我们猪场跟饲料厂合作,产品是定制的。有些我比较熟悉的猪场还是自己在做饲料,这样可保证真材实料和减少间接成本。猪场自建饲料厂或定制产品,未来这两种方式都会有,改变需要时间。饲企如果一定要和大型猪场的合作,最好的方式是参股的方式,可以建立长久相知相识的基础,这种合作模式可能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猜忌。
张万里:我同意我们猪场是自建饲料厂的模式,上个星期我们恩平市饲料厂项目(年产15万吨)刚刚通过了恩平市发改委的审批,得到了立项。通过两三年的摸索做配方,我们在某些特殊的饲料类别上做了很多相关的实验,前后的实验超过200次。现在我们开发保育料这一块,就我们内部实验效果而言,可以说我们配制的猪料效果超过了市场主流的品牌。但是在成本控制上,我们还有一定的劣势,采购成本控制还有质量稳定方面欠缺。我们公司早几年没有去做饲料是因为体量不够,数量不够,积累到现在我们决定要做。为什么要做?饲料行业的竞争可能还没有到有饲企能真正替猪场考虑的时候。我们猪场要的是产品品质,不一定是速度,这个方向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