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视点
  • 行业人士自曝:饲料行业的黑色内幕!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1-28  发布者:佚名  共阅843次

    从事饲料行业十多年来,对本行业的假冒伪劣现象略有了解。每次想到这个问题,心情总是十分复杂。假冒伪劣为什么愈演愈烈?它最终会有什么结果?能否刹住车?什么时候刹住车?这一切到底是谁在买单?最后摧毁的又是什么?不能不思考。

    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事,假冒伪劣的猖獗则要稍晚一些。这可能是因为,早期的饲料行业,竞争并不激烈,从业者们凭着他们的前瞻意识和科普级别的知识,足以点石成金,把各种价廉物美的原料轻易点拨成珍贵的饲料。那时的养殖业,可算得是一片纯洁的天地,牲畜吃得健康,没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疾病,用不着各种“高科技”的药品和“保健品”。诚实经营已经有数不完的钞票了,还用造假吗?

    可是,好景不长,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这个新大陆,纷纷加入淘金大军。饲料行业利润急剧下降,假冒伪劣应运而生。

    饲料利润的下降,迫使饲料厂降低成本。各种假冒伪劣的原料和花哨的功能性添加剂及时地粉墨登场,以满足饲料厂追求低价和灵丹妙药的心理。凭心而论,有一些添加剂,从安全性和经济上讲是有用的。不幸的是,假冒伪劣和概念性添加剂趁人们不设防之际,悄然来到各饲料厂的生产车间。开始还是偷偷摸摸地在好货中掺一点点葡萄糖、淀粉、玉米粉之类的廉价物质,可是,没有人发现,更没有人抓,胆子就不能太小了。很快,有效成份都被载体替代了,东西逐渐演变成为稻壳粉、石粉、泥土和概念。

    饲料行业的假冒伪劣,可以这样来分类:

    一、赤裸裸造假

    以次充好在饲料行业算不得最没良心。赤裸裸的造假,产供销一条龙,疯狂的广告叫嚣,对质检人员的贿赂、恐吓和打击,是我们更应直面的现实!

    棉粕加三甲胺加脲醛树脂,就变成了鱼粉,价值提高了五六十倍。不论外观还是蛋白含量,都可以乱真。为了迷惑用户,造假者们还给有毒有害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脲醛树脂取了一个很动听的名字:“蛋白精”,其作用是专门针对蛋白含量检测,一个点的脲醛树脂相当于六个点的蛋白含量,水平不可谓不高,没有一定的教育背景是造不出这种假货的。

    粘土过筛、成型、染色后可假冒豆粕。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筛土大军蔚为壮观。据说,筛土者们可以根据客户的各种需求“量身定做”,绝对“保证质量”。

    两块钱一公斤的淀粉加点无机酸,就成了维生素B5(烟酸),卖个四五十块钱问题不大,用国标一测,含量应该不会低于99%。

    一百多块钱一吨的沸石粉也是好东西,甭费事,直接装袋,就说是磷酸氢钙,卖个1500左右,很畅销。

    抗生素渣加玉米芯粉,是兽药,包治百病。

    麸皮胡乱加些细菌让它发霉,然后一块儿干燥粉碎装袋,这就是现在广泛采用的所谓“固体发酵技术”。看看他们的“车间”,还谈什么消毒、除杂菌,然而却能大量生产高酶活的植酸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酶制剂,“单峰”“双峰”都有。一知半解的所谓“技术经理”,连科普知识都很匮乏,把毒性很大的霉菌竟然也计入酶活中,公开叫嚣“酶活高不怕检测”。

    皮革厂恶臭而有毒的下脚料可用来生产肉骨粉,甚至有号称合资企业的大公司专门进口此类垃圾,在我们母亲河的上游干着公然制造假货、严重破坏环境的罪恶勾当。

    氯化胆碱的含量可以高达80%,但价钱可以低到2400元/吨,你不能不佩服他们技术的“先进”。

    饲料中的多维也很有意思,肥育猪用多维卖到十多块钱一公斤,竟然还有人相信标签上印的“良心品质”字样。

    二、玩弄概念

    概念性添加剂的出现,则比假冒伪劣更为隐蔽,更为无耻。一些所谓的专家、学府、大公司,利用善良的人们对他们的信任和尊敬,肆无忌禅地抛出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概念,直接蔑视国家的标签法,在有效成份和作用机理上闪烁其词。

    生物肽、活性蛋白修饰物质、基因技术产品、纯天然超临界提取物、纳米技术产品、深海鱼油、未知促生长因子,等等等等,这些花哨的概念在饲料界已经鼓噪多年。

    虚假的实验数据和图表随意瞎编。比如博导王某某教授主持开发、某某公司套取国家数百万科技基金生产的“脲酶抑制剂”产品竟然在几乎所有的饲料行业杂志上大肆宣传可提高奶牛产奶量30~50%,并且有喂养试验数据佐证,可谓登峰造极。

    某某大学的校办企业某某公司更是神奇,编造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产品大部分既不是具有新饲料添加剂证的新品种,也不是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目录中的品种,却能够批文批号齐全,甚至号称“创新”技术,另说对于极为弱势的养殖户来说,就是对大型饲料厂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三、滥用有毒有害化学品

    为了追求所谓的使用效果,各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随意加入添加剂中,非常令人担忧。近年来大家都把目光盯在瘦肉精上,实际上,比瘦肉精严重的还有很多。

    例如:养猪的都希望猪粪黑,以为粪黑消化就好。现在有一种来自浙江的使猪粪变黑的添加剂,其主要成份是甲紫,作用机理自然是对消化道内的东西直接进行染色,粪便自然也就黑了,但据说甲紫具有高残留性和致癌性,甚至已经禁止作为外用药了,更不用说内服。

    又如:为了使猪皮肤发红好看,超量使用有机砷制剂,有的添加剂则干脆直接加入大量砒霜,除了直接损害猪肉消费者的健康外,还间接地通过猪粪回田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土壤砷污染。某某大学某某公司的产品即是一例,他们每年的销量估计不下千吨,每吨成本不过几百元,但售价高达四五万元,这些年来,科达公司的肤红素给自己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利润,给全国的土壤带来了估计不低于1000吨的砷污染。

    再如:为了让猪多睡觉,安眠药的级别越来越高,从安定、艾司唑仑到三唑仑,这些国家管制药物都在广泛使用。为了控制水产育苗的性别比例,直接使用避孕药。为了使蛋黄颜色变深,使用色素甚至工业染料。

    ……

    所有这些,都不是一般人就能弄出来的。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们有很大的功劳。还在继续,还在发展,还在“创新”。

    然而,理性的人们应该想到,这一切正常吗?看看媒介上各种触目惊心的报导:食品中毒事件屡屡发生;九岁小女孩开始发育;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农产品出口受阻,等等等等。这些难道不是饲料行业某些从业者们犯下的罪行吗?马路上靠卖力气吃饭的三轮车夫要严打,偷自行车的小孩要劳教,偷两头牛的农民可以判十几年徒刑。但是,这些祸国殃民的造假分子、专家学者,我们不能管,因为他们有钱,有地位,他们多少纳些税,他们解决了一些就业,他们念的经我们不懂。

    那么,到底是谁在为假冒伪劣买单呢?是经销商?是饲料厂?是养殖户?是食品企业?都不是,是我们消费者,是我们的同胞,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是我们的产业,是我们的民族,是我们的未来!

    想到这些,我害怕……

    (源自:爱畜牧)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