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在自然条件下,最常见的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内皮瘤、肾母细胞瘤、纤维肉瘤和骨化石病等。本病虽一般散在发生,但有时也可引起产蛋鸡群严重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与病变】
由于禽白血病病型不同,病鸡表现的症状病变有所差异。
1.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L):是禽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型。本病潜伏期长,用标准毒株接种易感鸡胚或1-14日龄的易感雏鸡后,多在14-30周龄之间发病。自然发病的鸡都在14周龄以上,至性成期发病率最高。本病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仅可发现鸡冠和肉髯苍白、皱缩,偶见发绀,食欲不振或废绝,下痢,消瘦,停止产蛋,腹部常明显增大,用手触压可摸到肿大的肝脏、法氏囊、肾。一旦出现临床症状,通常发展很快,多衰竭死亡。有些营养良好的鸡突然死亡。
剖检主要在肝、脾和法氏囊等器官形成肿瘤。肝脏、脾脏呈弥散性肿大,或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状肿瘤病灶,病变外观柔软、平滑而有光泽,呈灰白色或灰黄色,切面均匀如脂肪样。肾脏体积增大,颜色变淡,有时也形成肿瘤结节。法氏囊肿大,不出现成熟后的生理性萎缩。其他器官如心、肺、肠壁、卵巢和睾丸等,也可有灰白色肿瘤结节。
2.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此型较少见。通常多发于6周龄以上的高产鸡,临床上分为增生型和贫血型两种类型。增生型特征是血液中出现许多幼稚型成红细胞;贫血型特征是发生严重贫血,血液中只有比较少的未成熟红细胞。增生型相对多见。两种病型早期症状均表现倦怠,无力,鸡冠稍苍白。后期病鸡下痢、消瘦,有一个或多个羽毛囊出血。病程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贫血型一般病程较短。
两种病型病鸡剖检都有全身性贫血变化,血液稀薄呈血水样。皮下组织、肌肉和内脏器官常有小出血点。肝、脾可见血栓形成、梗死和破裂。增生型的特征变化为肝脏、脾脏、肾脏呈弥漫性肿大,颜色从樱桃红色到暗红色,有的剖面可见灰白色肿瘤结节,质脆而软。贫血型的病鸡多见内脏器官萎缩,尤其是脾脏。骨髓色淡,呈胶冻状,骨髓空隙大多被海绵状骨质所代替。检查外周血液,贫血型的红细胞显著减少,血红蛋白量下降;增生型病鸡出现大量的成红细胞,约占全部红细胞的90%~95%。
3.成髓细胞性白血病:自然病例很少见。其临床表现与成红细胞性白血病相似。表现为嗜睡,贫血,消瘦,毛囊出血,病程比成红细胞性白血病长。
剖检常见骨髓坚实,呈灰红色或灰白色。各实质器官肿大,质地脆弱,偶然在肝脏出现灰白色弥漫性肿瘤结节,在其他器官也可能见到。严重病例,在肝、脾和肾有弥漫性肿瘤组织浸润,器官的外观呈斑纹状或颗粒状。
4.骨髓细胞瘤:此型自然病例极少见。其全身症状与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相似。由于骨髓细胞的大量生长,导致增生部位的骨骼异常突起。临床多见多见于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胸骨后部、下颌骨以及鼻腔的软骨等处骨骼突出。
病理剖检可见骨髓细胞瘤呈淡黄色,呈弥散性或结节状,且多两侧对称增生,质地柔软脆弱,有时呈干酪状。
5.血管瘤:血管瘤见于皮肤或内脏表面。病鸡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排绿色粪便,鸡冠苍白。有的鸡早期在脚趾中间或脚趾的无毛部分,出现轻微发红,然后迅速肿大,破裂,血流尽而亡。有的鸡在头颈部,脚、胸部以及翅膀上有黄豆至蚕豆大小紫绿色“血疱”,血疱破裂后,流出的血液污染到羽毛,家禽应因严重失血而致死。有的鸡鸡冠苍白,全身贫血突然死亡。
死于皮肤血管肿瘤的鸡一般剖检时内脏无特征性病变。内脏血管瘤剖检时见肝脏、脾等器官有暗红色血瘤,并有出血,内脏附近有大块凝血块。
6.骨硬化病:也叫骨石化症。病鸡发育不良,冠髯苍白、行走拘谨或跛行,长骨增粗,触摸有温热感。晚期病鸡的骨呈特征性的“长靴样”外观。病理剖检可见两侧胫骨、跖骨、跗骨甚至肩带骨的骨干不规则增粗,外观呈纺锤形,骨骼断面极度增厚,纤维化或石化,质地坚韧,骨髓腔缩小甚至消失。
【防制】
本病感染率高且危害严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本病主要为垂直传播,病毒各型间交叉免疫力很低,雏鸡极易出现免疫耐受,对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所以对本病的防制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性措施。
1.提高非特异性免疫 使用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人参多糖、党参多糖、干扰素、鸡转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以增强禽对白血病病毒的抵抗力。另外也可用抗病毒的中药,如板蓝根、穿心莲、大青叶、鱼腥草、黄连、金银花、龙胆草等,用于鸡的日常保健,也能提高鸡抵抗白血病的能力。
2.重视种群净化 最根本的防制措施是培育无白血病的鸡群,种鸡在8周龄和18-22周龄用阴道拭子采集原料检查抗原,在22-24周龄时,检查是否有病毒血症,同时检查蛋清、雏鸡胎粪中的抗原。阳性种鸡、种蛋和种雏全部淘汰,选择试验阴性的种蛋进行孵化,孵化时应坚持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在隔离条件下出雏、饲养,连续进行4代,即可建立无病鸡群。这种方法费时长、成本高、技术复杂,一般种鸡场还难以实行。
3.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 鸡群中发现病鸡、可疑鸡应坚决淘汰,以消灭传染源。加强饲养管理给鸡群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特别是育雏期(最少1个月)封闭隔离饲养,并实行全进全出制。病毒抵抗力不强,重视日常消毒,及时处理粪便,切断白血病的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