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内蒙古是全国最大的肉羊产业基地,羊肉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肉羊因繁殖能力强、饲养周期短、见效快而受到养殖户青睐,成为广大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也发展成为我区农村牧区支柱产业之一。但自去年以来,因市场变化、养殖成本的持续走高等原因,全区肉羊产业出现养羊容易、卖羊难的现象,使肉羊养殖效益大幅降低,甚至出现亏本经营的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养殖户的利益,而且可能对我区肉羊产业及市场带来严重的冲击。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有效发挥政府有形手的作用,在稳定羊肉价格上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保护好农牧民利益,稳定发展肉羊产业。
帮助养殖户建立多元销售渠道。
目前,我区绝大多数养殖户的肉羊销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卖到附近的屠宰加工企业,另一种是卖给收购活羊的经纪人,销售方式较为单一,选择空间小。据9月6日全国37个畜产品市场的羊肉价格情况看,价格最低的33元/公斤,最高的60元/公斤;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瓦窑批发市场、内蒙古包头市友谊蔬菜批发市场、内蒙古赤峰西城蔬菜批发市场分别是50元/公斤、39元/公斤、55元/公斤,价格不等,差距也较大。
如何让农牧民直接对接市场,如何让农牧民自由选择市场进行交易,是让农牧民适应市场并保障他们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措施。
一是在农村牧区建立电子交易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全区以旗县或苏木镇为单位建立电子交易平台,与我区“蒙优汇”农牧业电商平台进行无缝连接,引导农牧民熟练掌握网上进行农畜产品交易的相关要领,使广大养殖户融入“互联网+肉羊”产业发展中。
二是发展“一对一”市场。内蒙古特别是广大牧区的肉羊因绿色美味而享誉全国,但是终端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者很难辨别羊肉来源和质量,只好盲目消费。目前,在我区肉羊追溯体系还不能全覆盖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可鼓励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肉羊养殖户与家庭为主的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服务,发展“手指羊”市场,使养殖户与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易。
提高肉羊单位产出效益。
当前,在生产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情况下,提升肉羊个体单产水平是突破制约瓶颈,提高生产效益的最有效途径。目前,澳大利亚的羔羊每只出肉22.4公斤,我区平均每只只有12.5公斤,个体差距较大。近年来,内蒙古以落实国家畜牧良种补贴为契机,对牧业旗牧民购买肉羊种公羊每只补贴1600元,带动了牧民选择肉用良种种公羊的积极性,但是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良种肉用种公羊的普及率比较差距还很大。建议各级政府:
一是支持种羊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认真落实自治区《肉羊良种发展规划》和《肉羊良种发展方案》,加快牧区蒙古羊三大品系选育提高和提纯复壮和农区半农半牧区优良品种扩繁增量步伐,支持配种站点建设和种羊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构建牧区、农区区域特色明显,并与其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
二是加大农牧民购买种公羊的补贴力度。扩大种公羊补贴项目范围,做到应补尽补,同时提高补贴标准,将购买种公羊补贴从每只1600元提高到3200元。
三是培育发展种羊企业。内蒙古目前已培育发展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五一种畜场等种羊企业,但是种公羊培育规模仍较为有限,需要政府支持种羊企业整合或转型改制,推进种羊生产龙头企业产业化发展,辐射带动自治区乃至全国肉羊种业发展。
与加工与销售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一直以来,我区肉羊产业产、加、销分离现象较为普遍。在市场低迷时,加工企业或经纪人保障自己的利益,从养殖户手中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收购肉羊。而绝大多数养殖户只关注自家肉羊养殖,价格方面基本没有话语权,只好被动接受市场波动,收入毫无保障。如何使养殖户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关系,使养殖户也从加工或销售环节获得部分利益,是保障和提高养殖户收入的长效措施。养殖户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需理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民等各方利益关系,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均担机制,建立多方满意、互利互惠的利益联结综合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一是加快发展合同制利益联结机制。农牧民与企业签订肉羊收购合同,通过规定肉羊的品种、质量、时间、价格、农牧民义务以及龙头企业承诺的服务内容和项目等实现利益分享,逐步发展成为“订单养殖业”。
二是大力发展股份制利益联结机制。农牧民以草牧场、基础母羊、种公羊、资金、设备、技术等要素入股,在龙头企业中拥有股份,明确农牧户与企业各自义务,参与经营管理和监督,按股分利。
三是鼓励发展合作性质的联结机制。农牧民以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社等形式合作办企业,对肉羊进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延长肉羊产业链条,养殖户直接从加工或销售环节分得利益。
促进肉羊产业转型升级。
畜牧业发展水平是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纵观全球,农牧业发达的国家,畜牧业都很发达。内蒙古作为全国最大的肉羊产业基地,肉羊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代表我区畜牧业发展状况,也反映了我区农牧业现代化水平,更是关系到广大农牧户的“钱夹子”。
目前,内蒙古肉羊产业和整个畜牧业发展仍然粗放,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生产效益非常低。转型升级是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最终出路,也是提高养殖户收入的根本措施。
一是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内蒙古地域广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农区牧区不同特点分类推进规模化经营。在牧区,以联户、合作社、草牧场流转等形式,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在农区,发挥土地资源、粮食及秸秆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适度规模的舍饲圈养,争取规模效益。
二是发展标准化养殖。以牧区家庭牧场和合作社、农区专业养羊户和大型养羊场为主,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并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加快专业化养殖小区建设,在养殖小区突出抓好品种、饲料、防疫、养殖技术和产品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逐步实现品种良种化、饲养标准化、防疫制度化和产品规格化,促进安全优质羊肉产品生产。
三是建立肉羊追溯体系。总结锡林郭勒盟羊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经验,在主要优质肉羊生产区鼓励建立追溯管理平台,推进从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配送、终端消费等全产业链的无缝监管,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全程追溯体系管理,保障羊肉优质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