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病鸡嗉囊表面有霉菌溃疡灶,覆盖一层灰白色斑块状伪膜,易刮落,伪膜下可见坏死、出血和溃疡。
概 述
鸡念珠菌病(Avian Moniliasis)又称霉菌性口炎、白色念珠菌病。本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禽类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病,其特征是在上消化道粘膜发生白色假膜和溃疡。
病 原
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在健康畜禽及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和肠道等处寄居。该菌是半知菌纲中念珠菌属的一个成员,为类酵母菌。病料接种于沙氏琼脂平板上,形成2~3mm大小、奶油色、凸起的圆形菌落。菌落表面湿润,光滑闪光,边缘整齐,不透明,较粘稠略带酒酿味。涂片镜检可见两端钝圆或卵圆形的菌体。菌体粗大,呈杆状酵母样芽生。菌体呈单个散在。培养时间久后,菌落呈蜂窝状并可见到假菌丝。在玉米琼脂培养基37℃培养数天可产生分枝的菌丝,呈束状卵圆形芽生孢子和圆形厚膜孢子。本菌革兰氏染色阳性,但有些芽生孢子着色不均,用乳酸酚棉蓝真菌染色法,芽生孢子和厚膜孢子为深天蓝色,厚膜孢子的膜和菌丝不着色,老菌丝有隔。这是鉴别是否为病原性菌株的方法之一。应该提出的是各地自不同禽类分离的菌株其生化特性有较大差别。该菌对外界环境及消毒药有很强的抵抗力。
临床症状
雏鸡、成年鸡均可发生。病鸡精神不振,食量减少或停食,消瘦,羽毛松乱。有的鸡在眼睑、口角出现痂皮样病变,开始为基底潮红,散在大小不一的灰白色丘疹样,继而扩大蔓延融合成片,高出皮肤表面凹凸不平。病鸡嗉囊胀满,但明显松软,挤压时有痛感,并有酸臭气体自口中排出。有的病鸡下痢,粪便呈灰白色。一般1周左右死亡。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上消化道,可见喙缘结痂,口腔和食道有干酪样假膜和溃疡。嗉囊内容物有酸臭味,嗉囊皱褶变粗,粘膜明显增厚,被覆一层灰白色斑块状假膜呈典型“毛巾样”,易刮落。假膜下可见坏死和溃疡。少数病禽病变可波及到腺胃,引起胃粘膜肿胀、出血和溃疡。有的报道在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形成一条出血带,肌胃角质膜下有数量不等的小出血斑。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据报道雏鸭病死后以气囊混浊和肺出血为特征。
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嗉囊粘膜病变部位,可见复层扁平上皮薄,表层红染,核消失,上皮细胞间散在多量圆形或椭圆形厚垣孢子,尚见少数分枝分节,大小不一的酵母样假菌丝。粘膜上皮深层细胞肿胀或水泡样变性。上皮下组织血管轻度扩张充血,未见炎性细胞反应。食管、咽、腭和舌等粘膜病变如同嗉囊,但食管部病变较轻。咽部病变严重,并有出血和异嗜细胞浸润等炎性反应,这可能与继发感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