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疾病防控
  • 猪病诊治
  • 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及综合防范措施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1-07  发布者:晓天  共阅1940次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在不断地攀升,由10%升至25%,甚至更高,给养猪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提高断奶前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笔者结合养猪生产实际,现浅谈其死亡原因及综合防范措施如下,供猪场和同行参考。
    一、引起断奶前仔猪死亡的原因
    (一)母猪分娩过程中引起的仔猪死亡。临床经验发现每个仔猪出生时的平均时间为25分钟左右,而产死仔要比产活仔花费的时间更长,猪倒生要比正生花费时间长。分娩时间延长,脐带过早断裂,从母体流向胎儿的血液供应下降或受阻,胎盘与子宫间的联系脆弱等都可导致胎儿窒息,受过窒息的新生仔猪在产后数小时中常常表现活力低下,影响其生存能力。产期死胎与孱弱仔猪的发生存在相互关系,据观察,带有死胎的窝仔与未产死胎的窝仔相比,前者产孱弱仔猪的数量比后者更多。另外,助产不及时、助产方法、催产药使用不当也是在母猪分娩过程中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因素。
    (二)母猪妊娠期间因传染病、慢性中毒、外伤引起的仔猪死亡。母猪配种前或妊娠期间疫苗免疫不到位、饲养管理不当,造成一些传染病或慢性中毒、外伤等引起早产或死胎也是造成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近年来,第一胎初产母猪疫苗免疫不到位,弱仔、死胎现象比较普遍。
    (三)分娩后引起的仔猪死亡。断奶前的仔猪死亡多在该阶段发生,最危险期是在生后3天以内。
    1、先天因素:一是,因营养或母猪年龄偏大等因素,造成部分仔猪的初生重低于900克、仔猪低血糖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护理,尤其遇到寒冷的气候,仔猪往往在3天内死亡。二是, 孱弱仔猪,这类仔猪是指出生时或出生后前12小时生活力低下,或由于体格较小及有运动障碍,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不能存活的仔猪。它们在出生后20分钟内即使在帮助的情况下也明显不能维持哺乳。这种仔猪很难定位,当母猪位置发生改变,并伴随乳头位置改变时,其很难察觉环境变化。此类仔猪初生重低,基础体温迅速下降,致使新生仔猪死亡,其数量随产仔数增加及母猪年龄的增大而增多,死亡率在15%~22%左右。三是,遗传缺陷造成的死亡。遗传性畸形、先天性震颤麻痹等造成的仔猪死亡。
    2、人为因素:主要指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死亡。一是,因仔猪饥饿引起的死亡。据调查发现:因饥饿死亡的损失可占所有断奶前仔猪死亡数的17%~21%左右,饥饿仔猪被看为正常大小的仔猪,在哺乳上没有明显的机能障碍,只是因为得不到充足的乳量所致。较大的仔猪也会因饥饿而死亡。出生7天左右的仔猪饥饿与否取决于母猪。仔猪发育较快时,有的母猪分泌乳汁不足,不能满足全窝仔猪生长的需要,当仔猪错过一次或几次吃奶机会时,该仔猪就会挨饿、衰弱、甚至造成死亡。另外,出生后24~48小时内没能竞争到乳头吃上乳汁的仔猪,由于饥饿或不能得到充足的初乳,其自身能量贮备被迅速耗尽,而导致患低血糖症、创伤及染病而发生死亡。挨饿仔猪的表现:即使同窝仔猪离开乳房之后,挨饿的仔猪仍长时间停留在母猪的乳房周围,仔猪显得消瘦,脊骨突出,发出叫声,显得非常不安,精神不振,连续几小时睡觉、不活动。如果人工辅助不到位就会引起死亡。二是,因寒冷引起的死亡。这类仔猪的死亡率可达10%~19%左右。仔猪出生后由母猪体内温度38.5C°-39.5C°,突然来到世上,如果冬季会因为初生时身体湿、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而受到寒冷的伤害。当环境温度低于“临界”温度34℃时,初生仔猪先是通过震颤来维持和调节体温,致使其体热至少有75%经辐射或对流散发到外界,时间稍长仔猪就会使因寒冷发生感冒、拉稀、甚至冻死。
    3、机械因素:主要指母猪压伤、踩伤、夹伤、挤伤、仔猪串圈母猪咬伤等外部因素导致的仔猪死亡。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损伤多发生在产后36~46小时和母性不好、老令母猪、超过11头仔猪的母猪。当母猪站立、卧下或行走时易造成仔猪伤亡。也有大约30%的仔猪创伤是在母猪采食期间发生,被严重踢伤或压伤后,虽然不是当即死亡,但可导致仔猪成为“孱弱”性仔猪,因其招致死亡。
    4、疾病因素。有资料显示:仔猪死亡中约14%~19%是由疾病而引起的。其中红、黄、白痢、消化障碍和传染性疫病是导致一窝乃至全群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为初生的仔猪提供一个干燥、清洁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母猪的初乳和常乳,不仅是仔猪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而且初乳还是仔猪抵抗传染病被动免疫所必须的。因此,导致母乳合成下降的任何因素都可导致乳汁成分发生改变,使仔猪食后体质下降,甚至染病发生死亡。
    二、 提高断奶前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一)做好母猪配种前和妊娠期间的疫苗接种工作。要结合当地和本场情况,制定科学化的免疫程序并执行到位。常免疫苗有:猪细小病毒(两胎后停免)、乙脑(蚊蝇季节到来之前)、伪狂犬、猪瘟,蓝耳病(免在其它疫苗之后)等疫苗。
    (二)强化母猪妊娠期间的营养和管理。一是,饲喂科学配比的饲料,按照妊娠母猪高、中、高的营养原则,保障母猪妊娠期间的营养需要,为了保证乳汁的足量分泌和仔猪的出生重,可适当提前饲喂哺乳料。二是,母猪配种后待第二个情期不返情,确定配准后,将妊娠母猪赶进固定栏单个饲养,以防争斗引起流产和死胎。三是,妊娠母猪可提前一周赶到产床上饲养,上产床之前,要做好母猪的驱虫、淋浴、体表消毒以及产床的消毒、清洁工作,以避免交互传染疾病。四是,避免妊娠期间食入对胎儿有害的物质和滥用有害药物影响胎儿健康。
    (三)切实做好母猪产仔时的助产和仔猪的护理工作。一是,母猪产前药物保健。产前一天肌内注射亚广长效米先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土霉素和保密成分组成)每公斤体重0.15毫升或产前肌内注射产康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甲磺酸培氟沙星和保密成分组成)每公斤体重0.15毫升,以起到对母猪消炎、催产、防止仔猪拉稀的作用。二是,及时助产。胎位不正时,要消毒好器械和手臂及时进行矫正,人工助产;母猪能正常生产的,尽量避免人工掏仔;要及时清理仔猪口鼻中的污物和痰液,以避免引起异物性肺炎;及时除去仔猪身上的胎衣并擦干身上的粘液,放入育仔箱,以避免受凉引起感冒或拉稀;催产素的使用要待母猪生产无力或产5头仔左右,再行注射,剂量要适当,不可太大,否则,会使母猪子宫频频收缩,收缩无力,不利助产,且母猪子宫颈口未开放,不得注射催产素,否则,会造成人为难产。三是,仔猪断脐、打牙和断尾。要严格消毒避免感染;断脐时脐血要尽量向仔猪腹部方向集积后结扎、断脐、消毒,以满足仔猪未吃奶前的营养需求;仔猪出生后必须进行犬齿断牙,否则,仔猪吃奶已咬伤母猪奶头,引起母猪拒绝仔猪吃奶,因饥饿造成死亡。四是,若猪瘟流行期间要对仔猪施行猪瘟疫苗超前免疫。五是,设立育仔箱,温度要适宜。育仔箱可设温控灯或可调温度的取暖灯,第一天35C°,以后每间隔2天下降1C°,直到产房适宜温度。六是,扶助弱仔吃乳。这是提高产仔成活率至关重要的工作,不仅要让仔猪吃到乳,而且,还要人工扶助每头仔猪饱饱的吃到1次初乳,否则,仔猪的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七是,确保产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在22C°左右、相对湿度60-75%为适宜,温度不可过高过低,湿度不能过大,否则,已引起感冒或拉稀,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四)做好母子保健工作。首先,母猪产后开食的第一天开始,每天采用亚广母子康(主要成分为生化散)250克拌料,连喂3天;以后每周采用0.2%比例的亚广蓝园热毒清(主要成分为提高免疫力的抗毒杀菌中药提取剂)拌料2天、同时,0.1%比例的圆蓝五肽(主要成分为解除免疫抑制、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多肽提取剂)水溶液饮水2天,全程保健,以清除母猪恶露不尽,增进食欲,增加泌乳,提高仔猪成活率。二是,仔猪出生3-4天肌内注射亚广血源(主要成分为右旋糖酐、铁、硒、锌、锰、VB12等组成)1毫升,硒铁双补,以防止仔猪患缺铁性贫血和白肌病。三是,做好三针保健。仔猪出生后3天、7天、21天分别肌内注射亚广长效米先(主要成分为土霉素和保密成分组成)0.3毫升、0.5毫升、1毫升,以防治红、黄、白痢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三是,仔猪开食后的药物保健。可采用蓝园热毒清200克、葡萄糖1公斤混合后拌料100公斤,圆蓝五肽100毫升、葡萄糖2.5斤、食盐225克、水25公斤混合后,每周让仔猪自由采食、饮水2天,除遇接种菌苗时暂停蓝园热毒清保健外,可全程保健。四是,做好母子免疫接种工作。仔猪未作猪瘟疫苗超免的,出生20天要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可随其接种,其它疫苗可随后安排,母猪需空怀接种的疫苗要在配种前完成。
    总之,提高断奶前仔猪成活率的关键在饲养人员的责任心、在猪场全程的科学化的饲养管理落实到位,二者缺一不可,这是需要猪场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的。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